上车前,徐敬他们组就抢先表明他们要干炸火腿肠的小摊,毕竟炸火腿肠操作简单又受欢迎。
于是祝欢岁这一组就在车上讨论起了卖什么的问题。
本来是想选择陈导提议的糖葫芦,但六月又不是山楂成熟的季节,讨论来讨论去,最终拍板水果捞。
李淑然不放心地道“这附近的村子里都是最朴实的农民,我觉得他们都会选择直接买水果,尝试水果捞的概率很小。”
“说不准,万一他们想尝个新鲜呢。再说不是还有游客吗,明天集市上总会有人愿意过来支持一下我们吧”,连琦回答。
李淑然还是觉得不妥,“毕竟是在限流,我觉得来的人不会很多。”
为了防止当地生态环境因为过大的客流量破坏,《我的一年》开播前,陈导就跟当地政府商量好游客限流的问题,当地政府也懂得要“留得青山在”的道理,何况清溪镇本来就是个客流量为零的地方,平常有人愿意来旅游都是天方夜谭。
好在粉丝们也体谅节目组的良苦用心,都很配合限流工作。于是这座小城每天的非常住居民数量惊人的维持在1000左右。
明天的顾客应该是当地人居多,更何况是两组分别售卖,若是粉丝们二选一,那她们选择水果捞就很可能入不敷出。
就在两人又陷入沉思时,祝欢岁不动声色地抽出从刚上车就被牵住的手,心里把仗着镜头感强就敢偷摸牵自己的手的影后骂了个狗血淋头,才缓缓出声道:
“那咋啦?陈导又没说要两个小组比谁挣的多,卖不出去我们自己吃不就好了。”
坐在副驾驶的连琦听到这话,瞬间回过头,“还得是你想事情明白啊,我们是水果捞,卖不出去,自己吃也不成负担,隔壁组的火腿肠卖不出去才是真的不好搞哦。”
四个人带着狡黠对视,都嘿嘿的笑起来。
陈导在不远处的车里盯着直播情况,看到这不禁磨磨牙,他确实是想让嘉宾们为谁挣得钱多来一场大比拼,赢了的组要是来找节目组要奖励,就可以得意洋洋地告诉他们,自己可没想让他们争。
可惜这里出了个聪明人。
…
几辆车晃晃悠悠到了大集地点,为了防止明天人员密集不流通,陈导租好的摊位分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在集市的头,另一个在尾。
虽然置办集市的路是镇中心几个连成片的小区外围,整体道路成一个“口”字形,但只有一条街是集市摆摊的路,所以就有头有尾的。
集市头是靠近国道的一边,方便离得远的村子里的人们购物;但毕竟是小地方,人们没有逛街的需求,不带孩子的话,通常就是买了所需的物资就返程,所以能走到集市尾的人确实少,因此在集市尾的摊子在所难免萧条点。
一月一次的集市举行的街平时并不热闹,很多在大集市上有固定摊位的摊主在周围小区门头房都有相应的门店。
本次为公平竞争摊位位置,陈导发给嘉宾们几张照片,让大家在六个小区的百十个门头房里,找到照片上的店,亲自询问店主是在哪个位置的摊位,先到先得。
嘉宾们拿好照片就出发了。
好在清溪镇临山,今天也太阳不毒,又有风微微吹着,祝欢岁她们边走边聊,还算舒服。
她们一边看着门店比对照片,一边留意卖水果的地方。
“这么看,居然感觉清溪镇很城市化哎。”
连琦看着周围的一切,露出山里人头一次下山的土味表情。
“在所难免,毕竟整个清溪镇,就这六个小区了。”余月澜心不在焉的跟他搭话。
李淑然抖着肩膀笑起来,祝欢岁则是不用回头就知道,余月澜因为自己刚刚无声地拒绝她并排走的无声邀请而生胖气。
倒不是祝欢岁想着避嫌,主要是她一对上余月澜的目光…
不,应该说,两个人一面对面,余月澜就谷欠求不满的盯着她的唇;祝欢岁根本就对不上她的目光,一个警告的眼神都递不出去。
“这儿有一家。”
祝欢岁很快就找到照片上的店铺,几人快步朝着那走去。
“欢岁眼神这么好,天天搞学术竟然也不近视啊。”李淑然笑着说。
“天天学习当然会近视,好在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祝欢岁惭愧到。
“(⊙o⊙)哇,原来贝尔诺获奖者都不近视的吗?不知道当年有眼镜依赖症的是啊。”连琦跟她们嬉笑着。
祝欢岁不爽地瞥了连琦一眼,看着李淑然笑道,“我之前确实近视,只不过前不久刚做了打眼手术。”
连琦的“眼镜依赖症”是李莫源给祝欢岁起的,因为她的工作原因,祝欢岁度数不到三百时眼镜就不离手,而且热衷于买各种各样的眼镜,有框的无框的,带链的不带链的都有。
连琦认识她时,祝欢岁正处在眼镜一堆一堆买的无脑期,所以跟着李莫源学来了这个词,而且一有机会,两人就要拿这件事嘲笑一下她。
但祝欢岁决定做近视手术,是因为余月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