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熬夜对身体不好。”
药王谷学医八载,长乐医师给有的病人把脉抓方时,也跟人家这么说。
所以她选择通宵。
眼光光,又是一夜望天光,周围安静得只比在坟地里好一点。就是她运气有点背,堆在案头的《千金集方》有五千三百首,像符文一样召唤她,只觉得眼皮在打架,掐了自己好几把,也不痛,白掐。
最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嘶嘶——”
是条黑尾蟒,背腹云状斑纹,游龙般从草中滑过来。
“嘶,嘶——”
蟒蛇头呈三角,金色竖瞳,直立身子,阴恻恻地盯着她。
"来啊!"
她大喝一声,实际光脚蹲在湿土上头皮发麻,尽力挥动手边的树枝来驱赶大蛇,防备蛇头反咬,却能感觉到几条冰凉凉触感,慢慢地,爬上她的脚,爬上她的腿。
她整个人用尽全身力气,撕开粘在身上的众蛇,挣扎逃窜出这蛇窝,但前路也不会好到哪去,她在跑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要踩上一地蜈蚣,一地蝎子,一地蟾蜍。
不想往泥木缠藤的墙上望去,绝对密密麻麻全是壁虎,倒不会伤人,但总在隐秘之处露出一些尾巴,好像随时会掉下来,碾死会再生。
这里是她拼尽全力也离不开的地狱。
跑,跑不掉了,她知道一会儿在树杈上绝对还要出现一堆猫头鹰,绿油油又瞪着圆眼珠子,故作无辜的歹毒。
这一趟她选择放弃,干脆在原地束手就擒。“醒醒吧”,这句话一说出口就很管用。
慢慢四肢知觉都在恢复,强行清醒,心口衣襟都湿透了,心跳过速,冰凉手掌捏紧被角之处,已是潮汗一片。
她赤脚下床,推开屋门,非要踩在粗糙而冰凉的地砖上,才觉得无比安心,抬头看天色,漆墨黑夜,有当空月亮。
真好,距离刚刚打盹前居然过了一个时辰。
有那么一瞬间,她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会永远年轻,永远通宵熬鹰。
*
早春,晋国,鹤州。三月初三。
鸡鸣前,晨光熹微,济世堂义诊门口人头攒动,大排长龙。
都是来看病的人,他们要从领签台过一遍木签,一般每半日只有六十人能抽中特殊记号的签子。看病还要摇号,真是奇了怪了。
摇中的人喜不自胜,不知道的还以为有这根签就等于痊愈了似的。
距离药王谷的医师们正式开诊约莫还要一刻钟,作为同样生活在鹤州的士族、商户、佃户、乞丐,他们全都有幸能在济世堂门前排成一条龙,听门外那些踢毽子的小孩子唱那首晋国人人皆知的歌谣:
“桃儿红,柳儿青,药王妙手父母心。神农尝百草,轩辕写帝经,药王康泽越古今。药方了不起,应效料如神,悬壶行医无欲求,为人治病不收银。”
有两位上了年纪的病友攀谈起来,都是一水儿地道的鹤州口音。
“老哥诶,你来看啥子病?”
“我咳嗽,有点年头不好了,虽说比这里躺着的人要好些,但咳来晚间睡不着觉,喘起厉害,心肺牵来疼得慌。这些年,花好些钱,跑各个药铺开方子,都不得行。这几天正好碰着义诊,还排到号,太运气了!老弟你年纪不大,又是看哪科呢?”
另一位老伯挽起袖口,摇头嗳气,露出肘部已经血肉溃烂的疡处:“外伤,上个月睡醒就起个大包包,去看郎中说是毒虫咬嘛。这几天到处药铺开药,天价不说,见不到半点起色。半月前恶化了嘛,又痛又痒,恨不得挖了算逑。唉……本打算直接药王谷看病了,也还好碰着药王在咱们这里义诊。先来开下药,反正不收钱,看看药王是真个名不虚传?”
“哦,药王虽说活了一百岁,还是去世好多年啦,听说现在都是他的弟子们在看哩,不过你这小小伤口,肯定给你药到病除,老弟赶上啦!”
这位老伯已经年迈老眼花,直至彻底看清楚对方溃烂的伤口时,才忍着作呕的反应惊呼道:“老弟,这边是内伤科,你治外伤,排错队了嘛。”
外伤老伯抬头一看,方才注意到每间屋门口悬挂的布旗,惊道,“哎耶?老子真哩排错队头了。”
济世堂前院共有六间木房坐落排开,按药王谷医科设有分诊。老药王最精于内科,其次又设有急症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排在院门最末尾的一间则是药房。
辛夷师兄听着喧闹的交谈,迈着健稳的步伐,越过重重患者,先一脚踏进急症间。
端坐桌前的少女,不着环佩,只着一件修短合度的青衫,素净清爽。
她轻纱遮容,浅露双眼,清冷慵意地瞧着桌上,瞳色散漫,心思似在神游。针书垫枕笔药囊齐备,卷纸摊开,行医诊录上蝇头小字,写了约有数十行。
“想来师妹今日已早到很久了。”辛夷开口道。
见她只穿着单衣,辛夷顺手便取来内间的绒氅,仔仔细细披在了她的肩上。
她点点头却不搭话,辛夷早就习惯了她的冷漠寡言,又端来一杯热姜汤,放在她顺手之处,用只她能听到的声,悄言道:“近日有倒春寒,大家早晚都披斗篷呢。你记得见人时也要披着,最好揣上暖炉。”
“多谢师兄。”
她这才道谢,径直去端那碗盛满关怀的热汤。
见她手心紧握碗壁,辛夷急忙制止道:“长乐!不要,这是才盛出的滚翠汤,会烫伤。”
夺过碗,他都只敢指腹接触,飞速放下碗后,捏住自己的耳垂降温。
“是很烫。”长乐微微皱眉认可,她既能感觉碗壁有一丝热温,那就是极烫了。
辛夷拉过她的双手,仔仔细细检查,好在只是手心微红,没有烫破手皮,万分庆幸起来。
他的师妹,不辨冷热,像蛇一般。寒冬酷暑,几乎不影响她的恒温。
不是完全不识温度,而是探物如隔几层棉纱,握冰雪能感到清凉,触滚水能感到温热。
整个药王谷,只有辛夷和药王知道。他们隐瞒着这个秘密,尽力护她如常,其它人少知道便能少许多麻烦。
院外开诊了,辛夷回到自己的诊房,他擅长的大方脉内伤科,就在急症的隔壁,便于盯着长乐。
此外几间诊房的主诊位都坐着一名青衣医师,配两名黄衣照护医师,负责引人,抬伤者,取物抓药,各有秩序。
秉承着老药王“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传统,今年义诊堂设在鹤州,义诊期间不收取任何金银,所用药材无论寻常或珍稀,都由药王谷自负。每个诊间都派了医术佼佼的亲传弟子坐镇。他们都是一年一年从照护医师的位置修习上来的,至少已经在谷中诊愈过多位病患。
辛夷大师兄更是药王谷首屈一指的医师,内伤科无人能出其右。他几乎全力操持此次义诊,算是济世堂的行医堂主。
长乐则归属外伤急症科,她虽到药王谷学医的时间比很多师兄妹要晚,医术却是十分出众,经她手的外伤患,还没有百日内不能痊愈的情况。
这些来看病的人都猜测,新药王安排这两名小医师负责义诊,主辅相扶,大抵是为了造名,往后好传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