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和十八年,冬,大雪皑皑。
一夜之间,宫内红墙上覆满了白雪,点缀着红梅,衬得格外诗情画意。
纪舒年从睡梦中突然惊醒,额头上的薄汗细细密密,看着属于皇子规格的房间布局,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他,重生了。
上辈子他好不容易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让他那已然昏庸年迈却依然不肯放权的父皇手中,成功接过权柄,却没想到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龙,受奸人利用。
——道是他弑父杀兄,有违天命所降下的天谴。
哈?有违天命?如他父皇这般残/暴嗜血的昏君,难道不该杀吗?如他皇兄那般鱼肉百姓的废物,难道不该除之而后快吗?
可笑的是,世人多愚钝,信以为真,滥官有如国之蛀虫,而整个国家在他那好父皇治下,有如沉疴痼疾。
天灾人祸,皇朝随之覆灭。
他与整个国家一起被埋葬之后,他才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是一本话本。故事的男主他也认识,正是他向来看不顺眼的顾彧卿,而他则是被顾彧卿频频打脸的反派。
而故事的结局,以顾彧卿为首的势力,成为最后赢家,建立起新的王朝,这让纪舒年心里非常不服气。
他就说他为什么总是看顾彧卿不顺眼,原来这小子早有不臣之心!
说到顾彧卿,这不得不说起他们在年幼时结下的一桩梁子。
他母妃和顾彧卿的生母,同为表亲关系,两人自幼攀比长大,少时攀比衣裳妆容首饰,宜嫁娶之时,攀比婚姻。
一个嫁到南阳侯府,识人不清,被侯爷宠妾灭妻,最终难产而死;一个为争一口气,在爹娘反对之下毅然与家族决裂,进入皇宫,成为争宠中的一名妃嫔。
按理说他和顾彧卿的关系,也因其生母的离世,到此为止,可偏偏他母妃听闻顾彧卿在南阳侯府中过得不好,想起昔日姐妹阴阳相隔,隔三差五派人前去关照。
次数久了,他母妃便总喜欢拿他与顾彧卿相比较,什么顾彧卿近日会背了哪本书,明日顾彧卿习武如何等。
攀比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可取,他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而且有个大哥一起玩耍也不错,他也畅想过以后他会有个玩伴,两人一直相处得非常融洽,可惜他们之间的友谊到他八岁那年戛然而止。
直至今日,纪舒年都依然记得,那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大,他好不容易请求太后让他出宫,本来约定好了当天于宫门旁的陈记酒楼一起庆生,结果整整一天,直到宫门即将落锁,都没有见到顾彧卿!
更别说在事后,这人都没有同他道过歉!甚至连解释的话都没有!
从此,纪舒年便开始暗地里针对顾彧卿,可惜这家伙贼精明,总是让他逃脱!
呵?男主?顾彧卿?
即便是这个世界的男主又如何?他就不相信,重活一世还多出几年记忆的他,还比不过所谓的天命!
他,纪舒年,要么他干掉男主,要么他被男主干掉!
没有之一!
绝对!
……
冬天天亮得晚,纪舒年看了一眼天色,此时应近寅时。
他点燃烛光,朦胧的铜镜中,照出少年眉眼如画的面容,对应与桌案前的书籍,纪舒年依稀记起了今夕为何夕。
——这是他十六岁生辰的前一日。
今日的朝政,以三皇兄党派之流,将会向父皇呈递有关他母妃纵容母族为祸乡里,仗势欺人之事。
紧接着各方党派纷纷下场弹劾,各种凭证上场,而父皇为了安抚天下民心,同时也厌弃于他母妃,将其贬为淑仪。
从一品的丽妃,变成正四品淑仪,其中苦楚并非仅有品级能概括,若不是有他这个皇子在,怕是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好在他后来追查到,真正幕后主使正是三皇兄母妃——慧妃。
可惜慧妃根深叶茂,隐藏极深,虽说后来推出攀附她的廉昭仪,让他母妃重回妃位,可这并不能掩去期间他母妃所受的待遇,以至于后来落下头疾早逝。
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纪舒年动作虽轻,可烛光还是惊醒睡在偏殿陈有福。
陈有福是从小陪他长大的宫人,同时也是他的心腹。在前世王朝覆灭,唯一没有背叛他的人,只有陈有福。
或许因着他母妃缘故,顾彧卿留了陈有福一命,可惜陈有福对他太过忠诚,为他收敛尸体不久后,便也服毒身亡。
故事是这般写着——良禽择木而栖,可惜这位忠仆并没有选择到正确的树木,却也欣赏于他的忠诚。
高高在上的评判,化作寥寥数笔,便形容了陈有福的一生,显得讽刺而凉薄。
此时的陈有福,比记忆中的稚气一些。
陈有福知晓纪舒年不喜外人打搅,站在门外压低声:“殿下?”
纪舒年应了一声,“进来罢。”
纪舒年动作未停,在纸上挥墨,一旁的陈有福将蜡烛又点燃了几支,以便不伤眼。
在陈有福尚未过来时,纪舒年已经写得差不多,他将书信写好塞进信封中,印下火漆,递给陈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