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第二天,宋嬷嬷果然过来了。手上不仅仅拿着和府中交好的世家名单,还有往年宴请坐席的安排,还有寿辰采买的一些账单。
看着这些东西,虞珣怎能不知道,这也是老夫人给自己这个小儿媳体面呢。
老夫人这些日子心情不好,可不代表她对大太太的小心思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之谢敬存主动提出让宋嬷嬷过来帮忙,老夫人就跟不可能让大太太得逞了。
“三太太,大少爷如今这般,老夫人更是盼着内宅一切都能安好。所以,操办寿辰的事情,三太太大可以安心。老夫人还说了,借着这次寿辰的事情,也让三太太在宗族还有那些世家大族上门来的宾客中露露脸。”
宋嬷嬷这话一出口,虞珣瞬间意识到了些什么。可不等她惊讶,宋嬷嬷暗暗叹息一声又道:“三太太,大少爷落得如今这样的境地,老夫人已是对大太太诸多不满。她又在这样的节骨眼儿上这样为难三太太,这在老夫人看来,大太太是要闹腾的后宅不宁呢。”
“大少爷若一直这个样子,请封世子的事情只怕也得搁置的。老夫人虽心疼孙儿,可若执意给大少爷请封世子,只会让人看了笑话不说,也让大少爷心里愈发难过。”
虞珣再怎么迟钝这会儿也明白过来,老夫人这是彻底厌弃大太太了。
只是她确实也没想过,这会影响到谢陵请封世子的事情。
可细细想想,这倒也算不得奇怪,毕竟爵位的事情老夫人之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为了不闹腾的兄弟阋墙。可现在谢陵这个样子,即便是有好的一日,可最好的可能也只是能勉强摆脱旁人的照顾,若是恢复如往日一样,只怕是痴心妄想。
老夫人既已有这样的心理准备,那自然不会不知道轻重,所以这是已经想明白往后府里一切都靠着三爷来支撑门楣,是以爵位许也会给了三爷了。
而大太太借着寿辰的事情为难自己,或许已经揣摩到老夫人的心思,所以才心有不甘,故意为难自己的。
却说长房这边,大太太听说老夫人竟是差了宋嬷嬷过去帮虞珣张罗寿辰的事情,大太太顿时满目的不甘。
“老夫人这便等不及抬举三房了,这是连遮掩都不愿意遮掩了。我儿如今还在塌上呢,老夫人竟连嫡亲的孙儿的脸面都不顾了。”
大太太说着,已是落下泪来。
一旁薛嬷嬷也没想到老夫人会这样给三太太体面,可到了这会儿她也只能劝着自家大太太道:“主子,要奴婢说,您还是放宽心。这民间未必没有神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医好大少爷了呢?爵位的事情,老夫人不可能直接就给了三爷的,何况,不还有长公主殿下,只要长公主殿下在,总能拖着这事的。”
大太太却是难过极了,她想到这几日她往儿子房里去时,往日里意气风发的儿子竟是事事都需要下人们帮忙,大太太看得明白,除非真的有奇迹发生,儿子这辈子怕只会这样了。
也因着这原因,大太太根本不敢往儿子房里去,她难以接受之前还那样活蹦乱跳的儿子如今竟是变成这样,她不甘心。
见大太太不说话,薛嬷嬷侍奉大太太身边多年,怎能不知她复杂的心情,可有些话她还是要和大太太说的,斟酌了下后,她开口道:“主子,奴婢知晓您瞧着大少爷这样,竟是连面对大少爷的勇气都没有了。可不管怎样,您总得替大少爷留了后路啊。自打大少爷出事,就闹腾的不见人,整个人也喜怒无常的。这若换作寻常人家,妻子总能陪伴在旁的,可郡主身份尊贵,您之前说那些气话,说什么若大少爷真有什么事,您要逼着郡主日日侍奉大少爷跟前。可实际上,您敢吗?郡主身后毕竟有长公主殿下在呢。”
“可郡主若不和大少爷亲近,那大少爷便不可能留了子嗣的。那日您不是细细问过郎中吗?您问郎中说大少爷这样,可否还有留下子嗣的可能,郎中不也说了,并未伤及到根本。既如此,您与其在这里绝望,不若想着给大少爷纳妾。这一来是冲喜,二来便是冲着子嗣去的。”
薛嬷嬷的话才说完,大太太便打断她的话道:“你胡说什么!我这个时候哪有心情有这样的念头!”
薛嬷嬷却如何能不知道大太太这是不敢面对这事,可实际上大太太若没有这个心思,为何这几日问了好几个郎中,无一不是在关心大少爷能不能留了子嗣的问题。
“主子,奴婢知晓您不甘心,害怕这个时候提及这事大少爷会生气,会对您失望。可人总是要向前看的,您膝下只大少爷和二姑娘两个嫡出的孩子,您当真准备彻底便宜了三房,亦或是便宜了那些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