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倒霉的齐林回到府中,气地把书房的账册砸了一地,他被诸葛亮将了一军,整个蜀地的锦坊产业都被诸葛亮的锦司悉数吞并,他不甘心也得认,不舍弃锦坊,还有更大的罪责在等着他。留的青山在,他才能图来日。
可愤怒过后,只剩下隐隐不安,头顶上就像悬了一把剑。诸葛亮手握的把柄如同利剑,随时要向他刺来。他不知是何时,这才是最恐惧的地方。
可人总不能坐以待毙。诸葛不杀他,他自杀诸葛。
月明星稀之夜,周瑛被诸葛亮带去了一个田庄,两人坐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虫鸣声响彻耳旁。这样放松的环境,周瑛深深呼吸一口气,像是要把这些时日积攒在心口的浊气都排个干净。
喝到香甜的桑葚酒,周瑛更是惊讶此处小小的田庄,竟能酿造出如此上等的桑葚酒。诸葛亮笑而不语,只顾倒酒添杯。
远处炊烟袅袅,田庄里孩童嬉闹的声音衬得此刻无限美好。
还记得初至成都,见到四散的流民,他又想起当年游历时在坞堡的场景,可怜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波不安势力。百姓失去生路,骚乱案件只会更多。
于是他招抚大量流民,收缴无主的荒地,作为官庄,出钱招募流民耕种,并分属给他们田地。因此受惠的农民不计其数,组织开垦的荒田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通晓水利的诸葛亮还教百姓修建沟渠,制造灌溉工具,从远处的河流的引水,凿池蓄水,种树养家畜,使百姓能在此处,在他的治理下开启新的生活。
兵定汉中,占据巴蜀,诸葛亮所提出的跨有荆益二州的宏图步略最关键的一步已经实现,将来便能北伐两路夹攻中原。
这一天他等了许久,当初刘备入主巴蜀时,无数臣下上奏尊刘备为蜀中王,毕竟那时曹操刚进爵魏王不久。可诸葛亮力排众议,坚决不允上书尊刘备为蜀中王。
他顶住众臣诋毁的压力,和刘备促膝长谈了一整夜,他希望刘备能如汉高祖刘邦那样打出关中,继而得以一统天下。
如他所愿,刘备“汉中王”的诏令昭至天下,如今的汉中王才能真正能与曹操分庭抗礼。
这天下终究不是曹氏的天下。若敢代汉为帝,亦可伐逆复汉。
诸葛亮关于锦官城的宏图伟业正在徐徐铺开,他所提出的隆中对正一点点实现。
他敬周瑛一杯酒,“此次若无玉先生,恐是不能成事。只是如今你的锦坊也不在了,该如何补偿?”
周瑛豁达一笑,她苦心经营快一载的锦坊,为了帮眼前这个人,算是彻底搭进去了。
“后悔吗?”眼前这个人像是有读心术一般,读出了她眼眸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惋惜。
周瑛也在问自己的心,走上这条路不能回头,后悔吗?
“你会好好待那些织锦娘吗?”她严肃问道。
见诸葛亮点头。周瑛轻松一笑,那便不悔。
“她们拥有最精湛的手艺,却无法得到最公平的俸薪,比起我的锦坊,我更惋惜她们。所以,愿将军您可以善待她们。”周瑛端起酒杯回敬。
诸葛亮感叹锦坊变大,人才却少,蜀中人才还是缺少。没有蜀中大族的支持举荐,难有人才出现至汉王府中,为刘备所用。仅靠他一人之力如何发现辽阔的蜀中珍宝。
周瑛提议举办会试,应邀贤良前来应试,这样也给那些无处得举荐之人一点出路。
此举让诸葛亮豁然开朗,也许这是最好的办法。
周瑛的脸红扑扑,黑夜之下的醉意弥漫四方,星光并不明显,所以她可以肆无忌惮的盯着赏析眼前这个人。
他的眼睛如同他的名字一般,亮如星辰般璀璨。
直到一双温厚的手触碰到她的脸颊和腰间。带着桑葚酒的甜腻香气从鼻腔喷洒至她的脸上,这份触感让周瑛恍如初醒。
一瞬间,周瑛从他的怀中挣脱开来,别过脸去。
一切发生的有些猝不及防,诸葛亮自觉失态,清了清嗓子。
柔和的月光之下,两人都显得有些尴尬。
还没等诸葛亮反应过来,周瑛立刻起身,离诸葛亮有八丈远,简单行了礼,便道:“将军告辞,我先回了。”
话音刚落,诸葛亮还未来得及张口,就看眼前的周瑛一溜烟的朝着田庄跑去,提着衣裙狂奔不止,猛然间脚步不稳,跌落到旁边的土堆上,溅起尘土飞扬。
他刚想起身,就看周瑛爬的比他还快,也不顾及泥泞缠身,头也不回的消失在黑幕中。
“这酒是醒了吗?”诸葛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