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其不愿多谈,荷笠识相地道谢告别,临走前多问了一句:“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呢?”
“叫我小雅就行。”
吴信看起来有话要说,但嘴巴张了张,还是没说什么,跟荷笠一道出了门。
门外,吴信问:“接下来怎么办,直接交上去?”
“我们也没其他办法了。”荷笠叹了一声,太古怪了,哪里都透着古怪。
吴信把手揣进兜里,作势要走,“行,我到时候跟115A4他们说一声,一切按原计划进行。先走了。”
荷笠点点头,回了实验基地。
时间已过晚上八点,但并没有少多少人,人们在工位与实验室间兜兜转转,热闹又沉寂。
因为提前向11报备过,所以荷笠并不担心晚归的问题。他没有回到工位,而是径直走向了提前预约好的实验室。
瞧着实验室中起初连按键上的字母都看不懂,到如今应用自如的众多仪器,荷笠不免有些感慨。但荷笠已经没有时间浪费在感慨上了,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只密封袋,里面装着最后一颗粉色胶囊。
自110B1找出粉色胶囊,托连理枝从“天堂”交给吴信,又由吴信转交到荷笠手上,已过去了十多天。
在这期间,荷笠对其检测了不下几百次,回回都以失败告终。即便每次检测只需要一点量,但也耐不住这样消耗,很快十多粒胶囊只剩下眼前这一颗。
荷笠握紧拳头,“最后的机会了。”
在精细严谨的动作下,终于在十点前,荷笠实现了完整分离,并通过数据库自动比对,确定了每种成分所对应的名称。
荷笠看着悬浮触控屏上的成分含量表,发现一种名为“速生肽-18”的成分占比竟高达45%。他立马回到工位,打开操作面板检索。
令他头皮发麻的是,一条有关的信息都没有!
这比查到更让荷笠感到恐惧,他的手指不经痉挛起来,忍不住揣测——这个世界到底藏着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