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南攸的指尖于琴弦间灵动跳跃,思绪却飘回了遥远的往昔。
在白南攸的记忆深处,儿时的夏日总是洒满温暖的阳光。
【那时,家中的庭院里,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下摆放着一张古朴的古琴。
一个偶然的午后,年幼的白南攸路过庭院,目光被那泛着温润光泽的古琴所吸引,她忍不住停下脚步,眼中流露出一丝好奇,小脑袋还不时凑近去瞧。
母亲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这份好奇,眼中瞬间盈满了笑意,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温柔而灿烂。
母亲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她身边,然后轻柔地将她抱在怀中,坐在古琴前。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安心,就像一个避风的港湾,将外界的喧嚣都隔绝在外。
“宝贝,想学吗?娘教你。”
母亲的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最轻柔的微风,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柔,拂过白南攸的心田。
说罢,母亲便以一种极具耐心的姿态,手把手教她弹奏。
母亲的手温暖而柔软,手指修长,轻轻抚过琴弦,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一边弹奏,母亲还一边轻声哼唱着古老的曲调,那歌声悠扬婉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母亲的教导下,她从最初的懵懂好奇,渐渐爱上了古琴。
每一次拨动琴弦,那清脆的声响都像是在与母亲对话,诉说着她内心的喜怒哀乐。
在那些悠长的午后,古琴的声音和母亲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成为了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在她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的种子。
彼时的她,性子恰似春日里肆意生长、不受拘束的野草,顽劣得很。
起初,白南攸还带着几分新鲜劲儿,小脸上满是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着母亲的手指在琴弦上灵动飞舞。
可没一会儿,她的注意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向了别处。
她的手指才刚刚触碰了几下琴弦,便小嘴一撇,脸上写满了委屈,
叫嚷着:“娘,手指疼,疼得厉害呢!”
一边说着,还一边扯着母亲的衣袖,身体也跟着轻轻摇晃,嘟囔着:“等会儿再弹嘛,就等一小会儿。”
母亲见状,眼中满是宠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她轻轻放下古琴,抬起手,温柔地抚摸着白南攸的头,那轻柔的动作,仿佛是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鹿。
母亲的声音也同样轻柔,带着几分鼓励:“乖孩子,再坚持一下,就一下。”
“你瞧,这古琴的声音多好听呀,你要是再练一会儿,就能弹出更美的曲子啦。”
母亲的话,就像春日里温暖的阳光,轻轻洒在白南攸的心上,让她原本烦躁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每次练完琴,母亲都会递上一杯温热的牛奶,那带着温度的玻璃杯,被母亲的手暖得恰到好处,杯中的奶香混合着母亲身上淡淡的肥皂香,萦绕在小小的房间里。】
忆及此处,白南攸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眼中满是怀念,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可刹那间,一丝忧虑如乌云般悄然笼罩她的眼眸。
如今,自己身处这个陌生的世界,而母亲却留在了遥远的另一个时空。
母亲如今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可好?
有没有病痛的折磨,是否依旧笑颜如花?
这份担忧如潮水般汹涌,将她的心紧紧包裹,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紧接着,一个念头在她心间愈发强烈:
(这世间,究竟还有没有办法能让自己穿越回去,回到母亲身边,再感受那份温暖的母爱?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听一听母亲的唠叨,看一看母亲的笑容,对她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奢望。)
这时,排练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白南攸的思绪被打断。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排练室。
走廊里的灯光有些昏暗,她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孤独而落寞。
离开排练室,白南攸思绪万千,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她感到迷茫又无助,可心底对母亲的思念,却如同一盏微弱却坚定的灯,支撑着她在这未知的世界里继续前行。
小琴的声音透着毫不掩饰的钦佩,说道:
“攸儿小姐,您这琴艺简直绝了!指法灵动、韵律悠扬,比上次我有幸听到的那首曲子还要好听,听得我都入迷了。您是怎么练得这般炉火纯青的呀!”
小琴的脸上写满了敬佩,眼神中充满了崇拜。
白南攸嘴角轻扬,露出一抹谦逊的微笑,眼神中却难掩对琴艺的热爱与执着,
缓缓说道:“小琴,这琴艺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诀窍,不过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罢了。每一个指法,都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练习,练到手指酸痛、磨出茧子也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