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心羽:“这是一只白头鹎,在广东极为常见,每天早八你都能听到它清脆的叫声。它有白头翁的俗名,源于后脑勺的白色羽毛。”
一旁个儿高的伍应琨打开手上的鸟类图鉴《香港及华南鸟类》,高举起来示意大家看向插图。
庄心羽接着说:“不过呢,你们从望远镜也看到了,眼前这只白头鹎脑袋全黑,为什么?”
张桥再次抢答:“因为我们这里的白头鹎几乎都是海南亚种,白头型的很少见。估计是被晒黑了吧!”
众人忍俊不禁。
张桥就像那班上提前学习的学霸,带飞萌新,“老师”省心。
……
有这么一个靠谱热心的积极分子,梁意乐得轻松自在,自己举着望远镜在找鸟。
蚁鴷啊蚁鴷,快出来!
绿背姬鹟啊绿背姬鹟,你在哪?
移步换鸟间,庄心羽和张桥带领新人观察着常见的白喉红臀鹎、鹊鸲、棕背伯劳,池塘淤泥里觅食的池鹭,翩然而过的小白鹭,让他们感受鸟类的魅力,体会何为观鸟,自然而然地学习观鸟的基本方法。他们俩观鸟知识丰富,说话亲切不失风趣,大部分人都跟得紧紧的。
新手保护期是真的,在他们走进树林时,美丽的鸲姬鹟、白腹蓝鹟、紫寿带相继出现。没见过紫寿带的关磊收到鸟讯,狂奔赶了过来。
梁意正拍着紫寿带,运动手环震动了一下,是个没备注的手机号码。
他躲到一边去接听,习惯性地用了白话:“喂,你好。”
那边嗯了一声,冷冷地说:“过来,地址发你微信了。”不等梁意回话就挂了。
梁意:“……”
真有礼貌啊你!
他点开微信,发现江筠的信息发自十分钟前。
讨债的:马上过来。
跟着发了一个位置,显示在碧水湾观海长廊,离繁花公园约莫五公里远。
梁意心存幻想,打字回复:我在带社团活动,晚点再去。
“讨债的”秒回:随传随到。
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