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做相府千金,不如做江湖大佬 > 第37章 过招

第37章 过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丞相府与当初的侍郎府比起来,人员已经算是复杂了,但与文信侯府比起来,还真称不上一声“人员复杂”。

丞相府只住了凤丞相这一房人,而文信侯府可不只住着凤婵音的大伯文信侯一家,还住着文信侯的其他几房兄弟。

各房的人娶妻生子,子女们又各自成家立业,生了孙子孙女,一代代繁衍下来,人口很是繁盛。

一个侯府里,算上仆从,近有上千口人。

也亏得祖传的宅院够大,不然,都不一定能住得开。

人实在是太多,老夫人回京的这一日,凤婵音光是认识几房的堂姐妹,就花了大半个时辰。

不过是互相叫声姐姐妹妹,简单地说两句寒暄话,就差点把她的嗓子说冒烟。

等把亲戚们重新认了个遍,才终于能坐下来歇口气,凤婵音赶紧接过冬棋递来的茶,大大地灌了一口,润润干涸的喉咙。

这也就是暂时歇口气,侯府的人还没来齐呢,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她还没见着——她的大伯母侯夫人蒋氏,据说是碰上点急事,去处理去了,要过会儿才来。

凤婵音放下茶杯,对冬棋使了个眼色,冬棋瞬间心领神会,转头附在冬画的耳旁低语了几句话,冬画听完点了点头,悄声退了出去。

冬画的祖父在侯府任着一个小管事,让她去打听消息,最合适不过了。

凤婵音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能让她那位惯会处事的大伯母把客人扔在一边,连表面的礼节都顾不周全了。

念谁来谁,凤婵音正想着大伯母,外间就赫赫扬扬地走进了一群人。

凤婵音抬眼一看,打头的那人,正是被丫鬟婆子簇拥着的蒋氏。

凤婵音重新站起身来,同她见礼。

蒋氏扶起她,握住她的手,没急着跟她说话,而是先给凤老夫人请了安。

请安完毕之后,才转头问候道:“伤都大好了吧?没留下疤痕吧?可怜见的,好好的怎么会遇见刺客?”

凤婵音依次回答道:“都好了,没留下疤痕,事情都过去了。”

蒋氏又道:“本来你回来了,又受了伤,我们是早早地就想去看你的。”

“可相国大人说,太医切切叮嘱了,你要静养,不可劳心劳神。”

“我们若是过去,免不得你要迎迎送送、叙话答话的,总是一番搅扰。”

“为了让你清清静静地养伤,我们就没急着过去,想着等你好些了再去看你。”

“谁知,你都好得可以自己过来了,这真是再好也不过了。你母亲也是,应该早点打发人来告诉我们的,你是伤患,该我们先过去看望看望你。”

说着,转头对着凤老夫人道,“母亲,您说是不是?”

老夫人点点头,对凤婵音道:“你父亲就是小心太过,才把你养得自小多病多灾。”

从小就身体强健的凤婵音:“……”您老在睁着眼说什么瞎话?

当初的内情,外人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吗?

她被送出去,哪里是因为什么“多病”“多灾”?

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她现在还在调查,可即使是凤家内部流传的明面上的原因,也不是她生病,而是她母亲生病啊。

正是因为当初“生病”的人是母亲,所以她才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父亲的提议,才六岁之龄、小不点一个就独自去了明月观。

要是当年是她自己生病,不管说什么,她是都不会同意去明月观当什么记名弟子的。

当初她去明月观,传到外面的说法是她命中带劫,需得送离父母亲人身边,才能化解灾劫,但凤家自己人看到的真实情况是安氏生了场重病,护国寺的老秃驴说是她们母女俩相克,需得把两人分开才行。

后面的这个“真相”,凤婵音信了很多年,但她现在已经不太确定它到底是不是“真相”了。

可她不知道,老夫人一定是知道真相的。

搞不好,当初她会被送出去,就是老夫人的主意!

反正,老夫人从来就没喜欢过她这个孙女。

这不?多年不见,这才刚重聚,还没说上几句话呢,就开始扣名头了。

孙女遇上了刺客,做祖母的,不说心疼怜惜,却说是她被养得太过娇气,多灾多难。

这是什么道理?

面对这样毫无缘由的指摘,凤婵音瞬间有了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她几乎都不需要思考,下意识地就开始反击。

“不敢劳动长辈们上门探望。”凤婵音先是温温婉婉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转述了一遍太医的话,替自己和父亲开脱了一番,这才进入主题,满眼羡慕地道:“我们女孩家,惯来是文静的,不如男孩子们爱动弹,跑跑跳跳的,身体结实,抗摔抗打,也康健有力。”

“我可真是羡慕哥哥们,不仅在府里的时候比我们姑娘家自在,还能随时出府去,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喜欢念书的,可以去国子监、去天下顶尖的学府,跟着最好的老师做学问。”

“不爱念书的,也可以去酒楼坊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吃喝玩乐,逍遥快活。”

一番话下来,重点就在这最后一句上,她特意把“赌坊酒肆”“吃喝玩乐”“逍遥快活”三个词说得又响又亮,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老夫人果然不出所料地开始皱眉,神色不悦地斥道:“你出去得久了,没有常和兄弟们相处,就是短了见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