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
夏末的南州依旧热浪奔涌,青石路上稀落铺着几片泛黄比金桃的银杏叶,熙熙攘攘又络绎不绝。
南州东路168弄总能传出三三两两说话的声音,老弄堂巷道纵横,地域狭小,却因街坊邻里都是以前的老工友也算知己知彼,道路上总是人来人往互相打着招呼彼此寒暄。
“搭把手,小圈,帮我把这东西放茶几旁边。”
夏昭鸿两手托着一个半人高的花瓶往夏荃身边挤。
“爸,你先等等……这花瓶比我都高。”夏荃见花瓶一直往他这里怼已经变得摇摇欲坠赶忙抽手脱住瓶身。
“怕什么,你都该上初中了,也该帮家里干点事了,人就像是弹簧,有压力才有动力。”夏昭鸿往上撸了把袖子往右一划抹了把汗又大大咧咧地去屋外搬家具了。
夏荃一家刚搬到这里来,对这里都不怎么了解,除了前面那个半人高的花瓶,其余的家具也没有太大件的了,夏荃帮着夏昭鸿忙活完这些活就出去探风了。
穿过巷角,路过一个平房矮屋时,有数多同夏荃般大的小孩鱼贯涌入,夏荃出于好奇也挤进去看了情况。
他插着后面几个脑袋的空隙踮脚看向被各种“刺猬头”和“平头正脸”围在中心的人。
被围在中心的老人眉眼弯弯地提着一个塑料袋给前排的几个“刺猬头”发了几粒被阳光照到会散发五彩斑斓光芒的东西。
那几个接过“小彩虹”的孩童忙不激地拆开“小彩虹”的外皮把里面的果实吞了下去。
“一个个来,我这有很多的,别抢别挤,每个人都有份。”
“方婆,我还没有。”
“胡说!我刚刚看到你拿过了,别想多拿,我还没有呢。”
“我也没有,方婆婆,看我看我。”
……
几个毛茸茸的脑袋挤在前面一上一下,把手一个接一个鱼贯似地往中间那位被唤作“方婆”的老人面前送。
“好,谁还没有领到都说一声昂。”方婆快速在塑料袋里摸索着五颜六色的水果糖。
孩童的时期往往是最为单纯洁白的,开学时忘带红领巾就感到仿佛天都塌了下来,而得到一颗糖,便能开心老半天。
“谁还没有领到啊?”
夏荃看了周围犹豫了下最终还是举起了手:“我还没有。”
里外围成一圈的人类幼崽被一声干净利落的声音吸引了目光,纷纷把视线投向了那个发言中的人。
“我好像没有见过你,新来的邻居吗?”一个稚气的声音问道。
夏荃点点头应答。
方婆垂眸看了眼夏荃便笑着掏出几颗水果糖,“新来的那家小娃娃吗?长挺俊的,婆婆当作是见面礼多给你一颗。”
夏荃顶着一片羡慕的目光光荣上前接过那两颗能映出彩虹的糖。
虽然夏荃是这片老城区常提到的“外来户”,但他本性健谈又长相讨喜,第二天便跟周围同龄人和乡里邻居打成一片,还因此从一个大婶嘴里获得个“孩子王”的美誉,惹得常聚一起饭后谈资的大爷大妈开怀大笑。
……
“夏荃,你来我家玩吗?弛英和俊才他们也来,我们家有台老电脑,我看你年龄小肯定也不会玩电子游戏,我们可以教你玩4399。”
“行,不过刚才我爸爸喊我有点事,我办完再去找你。”
平头男孩听闻向夏荃比了个“OK”的手势,“那我在家里等你。”
夏荃的左手腕上戴着个呈黑灰色的电话手表,夏昭鸿在物质上从未亏待过他,只要不是什么太过分不能实现的要求,他对自己的儿子一向是有求必应。
刚刚在遇到平头男孩前,夏荃便收到了夏昭鸿的一通电话,他在电话里一直嚷嚷着让夏荃过来帮忙。
夏荃也不知道帮什么忙,不过自己爸放的话,照干便是。
老弄堂内巷间小道阡陌交通,大同小异,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十一岁孩子而言简直形如迷宫。
尽管已经自己走了几次小道,但有时还是会意外钻到哪个不知名的小巷子迷茫一阵再原路返回。
眼下他正是记错了拐角拐到了哪个陌生的地方,夏荃心里边犯急边吐槽他爸的心大,放着个还上小学的小孩满巷道乱窜,也不怕跑丢。
夏昭鸿在教育方面一直坚信的理念就是“放养原生态”。
要不是他妈妈听到这番话后死咬不松手,夏昭鸿甚至想直接在夏荃上小学前就让他尽早独立起来自己上下学。
夏荃刚转身要回到原点,便听到身后“砰”的响声。
地上零星崩散开几片硬质圆卡,圆卡大小不一,卡面上印着在孩子圈里具有当红人气的卡通人物。
在这些散落的卡片后还顺着趴倒一个身量挺拔高挑的男生。
“哥你没事吧?”夏荃绕过满地的卡片向前把那个男生拉起来道。
“没事。”
说完男生便推开夏荃的手弯腰捡起散落在地的圆卡片。
“你膝盖好像磕破了,用我帮忙吗?”
“不用,你离我远点。”
正值夏末最为燥热的时节,男生穿着过膝短裤,屈膝捡卡片的时候,裤脚露出的膝盖上隐隐能看出划破的皮肉。
夏荃一声不吭地蹲下帮忙就近捡了几个圆卡片揣在手里。
“不是你弄的,你不用帮我拾。”男生接过夏荃拾起的一摞卡片握到手心。
“是谁规定的只能让弄乱东西的人自己收拾?见到别人有麻烦了,路过顺便帮个忙搭把手,不是很正常?”
夏荃拍拍手站了起来。
“你多大了?”男生突如其来问了一句。
“十一,怎么了?”
“你怎么跟我同龄说话这么像大人啊?你好早熟哦。”
夏荃:“……”
“原来你跟我同龄?!”
“对啊。”男生略带不解地看着夏荃。
“那你……这么高?”夏荃把手按在自己头顶处往男生面前比划,眼前男生很明显高自己一头,五官带着圆润和稚气。
“我还以为我该叫你一声哥呢。”
瘦高的男生听到这个称呼后“噗”地笑了一声,“你几月的?我说不定还真能当你哥。”
“我十月的,在同届里已经算大的了,我同届的很多还没到十一岁,我都快十二岁了。”
“巧了,我跟你同岁,七月的,你确实该喊我声哥。”
自己挖的坑自己哭着也要填完,哥就哥吧,当弟弟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