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架空/励志』提灯东望旭日升 > 第61章 第六十章:玉碎(下)

第61章 第六十章:玉碎(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昭旭一向是个乐观坚强的人,无论命运将多少常人无法承受的重量压在他身上,他都决不会被压倒压垮。

可是,这一次,他是真的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情绪了,当着张铭君、许英才,高宇峥以及数千上万名同志的面,李昭旭,这个以坚强不屈著称的真理主义者不受控制地嚎啕大哭。

“江衡啊!是我害了你!但凡我当时留下来等你,但凡那时候我带你一起走,你都不至于遭了他们的毒手啊!”

张铭君和高宇峥一左一右地站在李昭旭身旁,像抚慰一个受惊的孩子那样温言安慰着对方。

张尚文和许铭书也是悲痛不已,尤其是张尚文,他低着头,一言不发,神色冰冷而阴沉,就像一团具象化的积雨云。

刘空山背过身去,悄悄地抹着眼泪,他和江衡之间并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两人在学生时代还总是针尖对麦芒的,起过不少冲突。

可是,现在,在失去了这样一个好同志之后,顽劣如他也不由得感到一阵无法化解的悲哀,在日复一日行军过程中积聚的责任感和共情能力,确实让他成长起来了许多。

连启平却是直接哭倒在地上,似乎比李昭加悲痛更甚。

她已经变了质,变得自私而冷漠,为了权力和名望可以不择手段,这不假。

若是那个遭遇不测的是队伍里的其他同志,甚至是刘空山,连启平都不会为他流一滴泪,她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他人的死活,即便是为国家为人民而献身的,又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那个人偏偏是江衡,是连启平最无法割舍放弃的此生挚爱。

在她还没有和刘空山一起成为“英雄人物”的时候,在她被那些庸脂俗粉视作格格不入的异类时,在她一直勤恳付出却得不到半分回报时,江衡成为了照进她生命的那一束光。

尽管连启平将过去那个踏实勤奋的自己彻底推翻,江衡的心忧天下也被她视作一种自讨苦吃的表现,在漫漫冬夜中得到的,第一也是惟一的一丝温暖,仍旧让她刻骨铭心。

作为连启平人生中的第一个“爱人”,江衡的地位实在是不可动摇,纯洁的爱意也好,上不得台面的占有欲和支配欲也罢,无可否认的是,连启平一直深深地爱着江衡,尽管这一份“爱”,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以一种畸形的,由野心和欲望作为底色的形态一路狂奔着。

她不忍看到,也不会准许,任何人伤害她挚爱着的江衡,噩耗传来的那一刻,连启平简直感觉天都塌了。

她再也顾不得一直以来为自己营造的,她自认为近乎完美的形象,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比谁都要哀恸。

“杀了那群混帐东西,给江同志报仇!”驻地之中,不少心情悲痛的同志们都下定了这个报仇的决心,将悲愤化作力量,士气空前高涨。

许英才本来还想再用那套“客观规律”的说辞来劝慰李昭旭,却始终未敢开口,他害怕正处于极端悲痛状态的对方给自己劈头盔脸地骂上一顿,只是在心里暗自嘀咕道:

“在这个时间点上,必然会有人要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干预的,客观的历史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他们还在悲痛个什么呢?”

实质上,许英才的社会历史观和某些古代人所一直坚信的“命由天定”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虽然看起来像是科学进步了一些,追溯其根本,都是过分强硬地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夜渐渐的深了,李昭旭躺在驻地某户村民的床上,翻来覆去地怎么也无法入眠。

那一刻,潮水般汹涌泛滥的回忆骤然涌入他的脑海:教会院落中那个奋笔抄写经书,渴望着由此拯救天下苍生的江衡;那个不惧风险,竭尽全力救护照料自己的江衡;那个勤奋上进,坚持要进学校读书,积极接受新生事物的江衡;那个无视他人风言风语,只是坚定着理想信念的江衡。

“可是啊,江衡她也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到了凌晨时分,李昭旭才勉强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再一次地看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江衡,他的妻子,他的知音,他的同志。

江衡仍是在容楚城中的那副模样,穿着标志性的深蓝色套装,梳着干净而利落的短发,右手捏着笔,左手捧着书本,神色里充盈着她与生俱来的坚毅和刚强,整个人都仿佛在闪着光。

李昭旭激动不已,想要扑过去一把抱住江衡,却又骤然间从梦中惊醒,醒来后,望着周遭荒凉惨淡的景象,李昭旭感到几分怅然若失。

只是,在悲痛之外,李昭旭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不能一直陷在这种悲观的负面情绪之中,一味的流泪和哀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

情要做,更漫长的道路要走。

现在的斗争,对于真理主义者们而言,已经到了一个最重要也最艰苦的时期,整个陵山国,除了作为首都的恒荣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嘉真之外,都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解放。

在战事接连不顺的状态之下,气息败坏的蒋经纬几乎把所有能调动的军队都给调动了起来,还在恒荣城里强行征召了数以万计的民兵和苦力,把整个首都围得像个铁桶一样“坚不可摧”

“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时刻,李昭旭明白自己更不能消极懈怠,亦或是自负轻敌、意气用事。

“只有振作起来,激发起同志们的士气和斗志,我们才能彻底打破蒋氏政权的丑恶无道,才能让千千万万的陵山人民夺回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才能……为江衡报仇。”

李昭旭终究是个理性胜过感性的人,他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能够在悲痛之外竭立保持住自己的理智和谨慎,知道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下,什么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

“无论是沉湎于悲哀,从此意志消沉心灰意冷,还是纵身于愤怒,然后失去理智,意气用事,都会有害于我们斗争事业的顺利进展,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也要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要对于敌我双方的状况拥有着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为最终的胜利做好量的积累。”

很快的,李昭旭就从悲哀中走了出来,重振旗鼓,继续投身于伟大而艰苦的斗争之中。

直到两周以后的三月十一日,林肃川也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前来与李昭旭会合

正是在那时,李昭旭在众多的同志们之间看到了那个让他感到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一一是江衡,她回来了,她带着他们的女儿,跟着林肃川的部队一

起回来了

李昭旭惊喜万分,感觉自己简直像是在做梦。

失而复得的喜悦,给予李昭旭一种前所未有的,雨过天晴般的希望。

“衡,你终于回来了……”

李昭旭和江衡相拥而泣,紧紧地抱着对方,久久不愿分开。

“我回来了,可是,江衍同志,他……牺牲了。”

在乍暖还寒的三月早春时节,千百万陵山人民共同的信念汇聚成了一条闪烁着金黄色光芒的长河,向着遥远的天际滚滚奔流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