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大军南下攻掠明朝边境,首领也先亲率蒙古骑兵攻占大同,大同告急。明英宗朱祁镇好大喜功,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亲征,在土木堡与也先部队交战。明朝20万军队指挥混乱,主动出击后又班师回朝,受到3万瓦剌军队夹击大败,明英宗被俘,拘往北方。
朱祁钰临危上位,即明代宗,兵部右侍郎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于谦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景泰元年八月,也先见无隙可乘,议后英宗终于南归,结束“北狩”生活。
天顺元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产生了深远且重大的影响,是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事件加速了武将功勋集团的衰落和文官集团的崛起,导致明朝中期以后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对立加剧,间接促使了宦官集团的崛起。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军事力量造成了巨大损失。明英宗率领的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的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
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使得明朝的经济负担加重。为了发动战争和赎回明英宗,明朝付出了巨大的财货,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经济压力。此外,战争的失败使得朝廷无法有效征收税款,导致经济状况恶化……】
他们大明得罪哪路神仙,好皇帝一个比一个短命,朱祁镇这种祸害为什么活那么长!
于谦,就是东方天幕中提到的和岳飞并称的‘西湖三杰’吧,这种救国忠臣你诬陷谋害,你是想和赵构一样遗臭万年啊……朱祁镇,你人没了,从此刻起你没有出生的机会!
李世民高高兴兴的回来,和众爱将欣赏够了汗血宝马,才开始翻看唐史。
【长孙皇后,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三十六岁?。
太子李承乾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自身足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之心,变得日益骄躁,最终在642年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谋反,事情败露后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27岁时死于流放之地?……】
一下子气疾发作,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旁边的长孙无忌见李世民脸色不对,忙上前去,发现陛下竟然全身颤抖,有昏迷之状……高呼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