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房里还缺个妆奁!”小妹率先响应。
“买!”
“大哥,我要个书案。”三弟紧跟其后。
“都买!”江璟云豪气答应,随即看向掌管家里财政大权的萧穆琰,“带上银子,咱们走。”
“行。”萧穆琰宠溺应道。
四人也没让仆人跟着,穿着一身普通棉衫,便如寻常老百姓般直接出了门。
先就近找了家木匠铺,定下家里需要的家具,四人才往市集方向走。
可能是天太冷,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市集非常冷清,只四处零零散散地摆放着些摊子。
正漫无目的地闲逛,突然,江小妹拽住江璟云袖子惊呼:“大哥,快看那边,有人在卖虫子!满满一筐虫子!”
循声望去,嚯,果然好大一筐!
不过,“那不是虫子,应该是本地的一种特产,叫'土笋'。”
“能吃?”小妹瞬间抓住话里的重点,一脸怀疑,“这能好吃吗?”
“不知道,”江璟云笑,以前只在网络上的各地美食合辑里刷到过,并没有吃过,他有些跃跃欲试,“不如咱们买点回去试试?”
“噫,不要吧,”小妹面露嫌弃,“我觉得肯定不好吃。”要不然怎么一个买的人都没有。
“以前咱家穷得吃不起肉,田螺你不也一口一只,吃得挺香?”
“田螺又不是虫子。”两者光外形,就完全不搭边。
“没事,外形越怪,味道越爱。”江璟云兴致勃勃,铁了心要买,他凑上前问道,“小哥,土笋怎么卖?”
“二十文一斤。”
“这么贵!”江清容惊呼,这都赶上肉价了,难怪在摆这半天,都不见有人买。
“客官有所不知,土笋平时都钻在地底下,十分难找,”难得有人问价,小哥生怕送上门的生意黄了,急忙解释道,“就您看到这些,我们全村人要足足抓上三日,才能凑够一筐。”
年轻人估计是附近的渔民,黝黑的脸被寒风刮得通红,身上只有两层单衣,手指满是开裂的冻疮,指甲缝里还有残余的泥沙,一看就是常年在海边劳作。
江璟云问他:“你们单以捕鱼为生?不种粮食?”
“也种,但我们村临海,大多是滩涂,每家分到能种粮食的田地不多。”虽然不知道为啥问这个,但为留住唯一的客人,他还是老实回道。
“靠海吃海,也吃不饱饭?难不成是本县官吏贪赃枉法,苛捐杂税压得民不聊生?”
“你胡说什么?!”见他污蔑老知县,小哥生意都顾不上了,恶狠狠瞪江璟云,“知县爱民如子,最是体恤百姓。”
“那为何你们看起来衣不裹体,食不饱腹?”总不能因为不爱吃鱼,所以宁愿饿着肚子吧。
“为防倭寇潜入,朝廷命令禁止出海捕鱼。”但百姓为活命,私底下会在近海悄悄捕捞,对此老知县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就算如此,扣除赋税后,最后落到渔民头上的鱼获并不多,再加上田地稀少,所以百姓才吃不饱饭。
江璟云了解清楚后,一脸歉意看向小哥,“抱歉,我初来此地,不清楚情况,言语上多有冒犯。”
“算了,”此人衣金精贵,看着就不是平民百姓能得罪的,但他还是忍不住道,“但我们知县真的是个好人,你以后莫要再乱说。”
“好的,”江璟云应下,指着地上那筐土笋道,“总共有多少,我全要了。”
“全要?!”小哥眼睛睁大,满是不可置信,还以为生意要做不成,没想到对方出手阔绰,开口就给他包圆了。
“嗯,”江璟云点头,“不然你连筐一起卖吧,我也好拎回去。”
“唉,好。”小哥直接将竹筐递过来,憨憨笑道,“里面一共八斤半,筐子送你,不要钱。”反正就是个普通的竹篮,根本不值钱。
萧穆琰给了一百八十文,拎过竹篮问:“继续往前逛?”
江璟云低头看他手里的东西,问:“重么?”
萧穆琰摇头,这点重量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嘿嘿,那就再逛一会儿。”他想再找几个百姓问问当地情况,顺便再看看,还能不能遇到其它稀奇的东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