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动天本就有道德焦虑症,所有事物,总要分个黑白对错,听闻这句,心中是非难辨,又开始纠结。
过了良久,毛动天还在沉思,楚子虚见湖中画面没了动静,也不知道毛动天在琢磨什么。
楚子虚伸出另一只手,比划了两根手指在毛动天眼前晃了晃,见毛动天连眼珠子都不转,他思忖着:“小猫的肉身,不会这么快就有排斥反应了吧。”
楚子虚本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关键时刻,他看四野无人,将毛动天揽入怀中,掂量着从哪里输入魔气。
经这么一触碰,毛动天登时回过神来,扭着身子,挣脱开楚子虚的怀抱,怒斥道:“别碰我,我依着你,给你看片了,你还不专心。”
楚子虚内心叫冤:“不专心的人,明明是你。”
浮像湖面上,日月交替、春去秋来。
【净水河上飘着的纷繁落花变成枯黄落叶,到了天干物燥的时节。
寺院里的香火并不多,瞻州是一个道教盛行的地盘,信佛的人寥寥无几。
幸好,寺院的和尚也不多,一个青年和尚是因情遁入空门,一个中年和尚是躲仇出家避世,一个老年和尚是来历神秘的方丈,还有个捡来的小和尚叫万起。
万法皆由心起。
和尚们靠着寺院后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秋天,又是个丰收的季节。和尚们个顶个的勤快,把柴房和粮仓堆得满满登登的,储备一切,坐等过冬。
可惜,天不遂人愿。
不知为何,这一日,寺院晚上走水了,四个和尚,因劳作了一天,累的不省人事。
烈焰在夜空中狂舞,火势蔓延迅速,直到火舌烧到了禅房和僧舍,众人才从沉眠中惊醒。
火浪一波接着一波,老方丈在烈火中圆寂。
被大火烧断的一根横梁落下,把中年和尚当场砸死。
只有青年和尚和小和尚逃出来了。
准确说,是在中年和尚的保护下逃了出来。
至于,小猫呢?!
小和尚发现寺院走水后,立刻抱起小猫就往外跑,它第一次挠了小主人,挣脱开万起的怀抱。
不顾一切,跑向了火势最大的柴房。
大老鼠的一只爪子被烧坏了,靠剩下的三只爪子拖着残破的身子,往前爬,爬得很慢。
小猫穿过灼灼火光、绕过滚滚浓烟,一眼就找到了老鼠,它不假思索,奋力叼起老鼠的脖子,拽着老鼠跑。
大火把房柱烧毁,跑到门口时,刚好寺院的牌匾崩落,挡在小猫前面,小猫用力拽拉着老鼠,踩过牌匾。
踩过牌匾上面写着的三个大字:水月寺。
小猫努筋拔力往前爬,与火焰进行着无声的较量,终得逃出生天。
再看老鼠,脖子上被小猫咬的“哗哗”喷血;鼠毛全都烧焦,黑黢黢的粘在鼠皮上;一只爪子已经烧得只剩焦黑的骨头了。
小猫看着老鼠如同残骸般,一动不动,它紧贴上老鼠的鼻息,感受到老鼠的一丝微弱的气流,心中大喜。
那场大火把寺院烧成了一片黑色的粉末,同时焚掉了滚烫的尘缘。
青年和尚说道:“方丈说,若是死于火,应长眠于水,方能五行平衡。”
两个和尚把两具烧焦的尸体放到净水河中,就如同小和尚的扔到河里的那两颗牙齿,水葬了。
小和尚已经长出了两颗新的小白牙。
万法亦是如此。
青年和尚与万起打算离开这里。
也是因老方丈曾说过一句话:“本是水云身,应居无定处。”
何为无定?
临走前,万起问小猫要不要跟他们走,小猫摇头。
在路上,小和尚因小猫没有跟随他们,而十分不悦,耷拉着脸,嘟着嘴。
青年和尚看小孩这般沮丧,说道:“万起,你可看清夜里大火时,小猫拼命救出老鼠?”
小和尚点头。
青年和尚说道:“不,你未看清。所谓“情”,虽只一字,穷尽终生,不可看清。”
小和尚听了这段绕口令,挠了挠秃顶,一脸不解。
青年和尚用灵力在小和尚左手上写了一个“清”字,右手上写了一个“情”,问道:“有何区别?”
小和尚似乎已参透玄机,说道:“一个是水里的青苔,一个是心中的青涩。”
青年和尚眼神呆滞,微怔片刻,释然说道:“水中青苔肉眼可见,心中青涩剖出难寻。这世间一切皆有定数,你我亦是,猫鼠亦是。”
青年和尚带着小和尚,一起离开无定山。
他们两个和尚,云游四方,磨砺他们的苦,寻找他们的法,修炼他们的禅。
曾在某次辩经大会上,有两个和尚脱颖而出,名声大振,自报家门是无定山水月寺,这都是后话了。
明镜般的湖面映出过去的一幕幕场景。
水月寺是他们的第一个家,四个和尚,两只动物。
佛说:万法皆空。
佛又说:唯因果不空。
佛还说:水月镜花,浮生一梦,岂能执着。
尽管如此,小猫说:纵使水中月、镜中花,仍庆幸,月满盈、花不凋。】
楚子虚神情呆滞了一瞬,凝望着湖面,缓慢得开口:“小猫,寺院那把大火,是我放的。”
“嗯。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