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灰雾记录档案[无限] > 第27章 记录员找到林默

第27章 记录员找到林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色昏暗,灰雾越来越浓。

林子里徘徊的嘶吼声渐渐消失,辛甘白撑着腿起身,正事才刚刚开始。

二楼一共有三个房间,宣传部、校工会以及一个大仓库,辛甘白走到宣传部窗边,看到里面工位凌乱,报纸、宣传图册扔了一地。

再往前走是校工会,同样门窗紧闭,几个工位上乱成一团。

当时发生了什么?

行政部的人像是走得很匆忙?

“辛甘白,这个房间能进。”

林沫四处看看,她随手一拧,无意间打开了一扇门。

里面似乎是一个仓库,里面摆满了一排排木架,架子上堆满了资料,用绳子捆成一捆一捆。

辛甘白闻言走过来,他看了眼掉漆的木门,门牌上写着“档案室”。

两人走进档案室,里面常年不通风,成捆的资料随意堆在架子上,纸张发黄、发脆,霉味挥之不散。

林沫拿起门口的登记本,上面的日期从1976年的1月开始,最后一次登记是在五月份,登记人名叫林默,他拿走了自己的学籍档案。

林……默?

林沫在心里默念了一遍,不过同音不同字。

而辛甘白则站在木架前,架子上的每一捆资料都有标签标注,就贴在对应的架子隔板上。

“第十三届、第十四届……”

辛甘白挨个在架子上找过去,终于,目光在最后一个架子上停下。

第二十五届毕业生资料。

也是高三(15)班发生火灾的那一年。

他把厚厚的资料提出来,扔到地上时扬起了一地的灰。

“林沫,帮我一起找一下高三(15)班的资料。”他招呼道。

林沫蹲在旁边,好奇地问:“找高三(15)班的干什么?你不是说要去组织部找夏令营名单吗?”

“来都来了,顺路看点东西。”

资料很乱,三班一张,五班八张地顺序杂乱系成一堆,两人坐在地上找了许久,才挑出高三(15)班的几个学生资料。

“找到了!”

辛甘白脚边铺散着一堆资料,他从里面抽出一张,看了一遍后却又皱着眉,手摸着下巴喃喃自语,“奇怪……怎么会这样?”

林沫好奇地凑过去。

辛甘白手里的是一个女生的资料:

姓名:孙潇潇。

出生年月:1958年3月12日。

性别:女。

……

“这个是吴彩凤?”林沫指着档案上的照片问。

照片里是一个梳着两根麻花辫的女孩,戴着黑框眼镜,鼻子有点塌,但少许婴儿肥让她显得稚气、可爱。

林沫曾在辛甘白的电脑里见过吴彩凤年轻时的照片,是一张三人合照,照片里她拿着奖状站在一个中年男人的左边,那时她刚高考结束,拿了本市的文科状元。

而站在中年男人右边的是一个男生,他是同届的清大保送生,名叫王昌国。

但那个时候,吴彩凤并不叫吴彩凤,王昌国也并不是这个王昌国。

辛甘白在吴彩凤病房前值守时,曾登录研究院内网搜索过“王昌国”。

全国同名同姓的很多,但能成为理科联考竞赛状元的只有一个。

意料之中,王昌国也同样毕业于朝晖中学高三(15)班,但意料之外的是,他并没有死于火灾,反而留学海外,回国后接管了他爸的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但王昌国仅63岁就已经去世,这次吴彩凤的葬礼,他子女派人悼念的同时,还向研究院捐了一大笔钱。

不止是他,朝晖中学曾以过半的重点大学升学率成为全国重点私人中学,甚至有很多官员、富商子女都曾就读于这个中学。

直到那场火灾的发生。

原本辉煌一时的重点中学,没落时竟只有报纸中间夹缝的二百多字的报道。

“1976年6月6日,朝晖中学突发火灾,目前为止共有28人死于火灾,52人受伤,死伤者均为高考学生,具体失火原因尚在调查中……”

就这样,28个生命被一笔带过,没有具体的姓名,甚至这场火灾都没有后续,被人们渐渐遗忘。

但从第二层透露的部分真相可知,当时的火灾源头便是高三(15)班,这28个学生被反锁在教室里,直到活活烧死。

他们成绩优异,被冒用了姓名,冒领了录取通知书,有人抢走了他们的人生,却过得幸福美满。

理清这一段线索后,辛甘白心中发闷。

怪不得……

怪不得它们都没有脸,这些学生一直被困高三(15)班,它们无名无姓,在这个世界的所有痕迹都已经被抹除干净。

那它们为什么在找吴彩凤?

而吴彩凤又对当年的火灾知道些什么?会这么惧怕它们找过来?

辛甘白正低头沉思,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不对,这房间怎么这么安静?

林沫去哪儿了?

他忙抬头寻找,就见林沫坐在门口的桌子上,手指伸在空中正慢慢比划。

“林沫,怎么了?”他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