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择日疯 > 第23章 隐丰门

第23章 隐丰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手中这方白麻纸似是个海捕文书,极是简略地写了几行字,开篇便是“隐丰门”三个字,还专门写得斗大,叫谢行尘一眼便瞧见了。

这隐丰门他倒是略有耳闻,听闻是信奉酆都大帝的门派,最擅诅咒,也就是下降头。

而所谓酆都大帝,乃三界中地府主宰,司掌死亡、灵鬼诸事,其下还有十殿冥宫,共掌地府诸般事宜。

隐丰门之名实为“阴酆门”,许是为了好看,便改做了“隐丰”,显得不那么晦气。

要说这门派也是甚为神秘,传言隐丰门早已存于人间千百年之久,却不爱插手凡间因果,故而一直籍籍无名,直至约莫六七年前,该门派于茭州一战成名,斗了个昏天黑地、血流成河,那一战还有个甚是玄乎的名字——“百鬼渡长天”。

这名字来头也不知,一说是隐丰门催动阴曹地府的行尸鬼怪,一夜百鬼夜行。也有说是天有异象,似神仙下凡引渡战死的亡魂,故而得名。名号的由来理不清,但真正能叫它一战成名的,是因其交手的对象——

那一战同隐丰门交手的对象,正是无相司。

具体的前因后果谢行尘不甚了解,只知隐丰门是同无相司打了一架,这大约也是无相司近些年碰到最硬的钉子了。故而酆都大帝虽为一方正神,隐丰门却被划作了邪魔外道一类。

而这张形似海捕文书的公文……

心中猜了个七七八八,谢行尘垂眼接着看去——

“隐丰门宗主柳带烟、苗乞花,疑潜于光州一带,诸判官遇之,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

指尖捻着纸页,轻轻于最后几个字上划过,谢行尘微微蹙眉,轻轻念出了声来。

短短一行蝇头小字,谢行尘脑海中便同进了苍蝇般,嗡嗡叫着冒了一堆问题出来。

原来无相司已然知晓这门派宗主的名姓。

连名字都知道了,用些神通杀掉这二人岂不是轻而易举,为何不但没杀掉,反而连藏身何处都不曾确定,只单单提了个光州?

光州倒是不远,正于平南城所在的庐州东北一侧,只是幅图甚广,要寻两个人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字越少古怪倒是越多,谢行尘沉吟片刻,并未过多思虑,只先暗暗记下,而后瞥眼向文书右侧看去,见其大片空白之上,以墨笔绘了两方人像。

人像线条简单,墨色却同活过来般浮动流淌,竟无端带出几分飒然,甚是惹眼。所绘乃两女子之像,上方女子瞧着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下方则似是个及笄之年的少女,想来便是文书所提的两位宗主了。

“……”

竟是连容貌都知晓了??

这都杀不掉,还有比无相司更废物的地方么?

谢行尘单边眉梢一挑,轻轻笑了声,还不忘损一句无相司。

这画像约莫是隐丰门宗主寻了个替身或是整了些易容化名吧,不然这宗主还真是本事通天,同无相司结了人命梁子,连名姓容貌都已知晓,竟还能安安稳稳四处走动,岂不显得堂堂大楚圣门太过废物了么。

揶揄一笑,他将那纸文书翻过来瞧了瞧,见底面空白一片,便将其垫至了其余几页文书之后,露出第二页文书看了起来。

借着灯火将将扫去一眼,谢行尘一对瞳仁倏然缩了几分——

却见其上,“道明县”三字蓦地撞入眼底,

第二页文书之上,正记的是前些日子道明县所发生之事!

无相司动作竟这般快?!

道明县一事诸多诡奇,他正好奇无相司的态度,没成想今夜撞大运给碰上了。

抬手将白麻纸公文凑至面前,谢行尘凝目跳过大段繁缛的说辞,细细读了起来。

火光于纸页上晃着影,一方小楷规规整整洒了满纸,看着颇有些费眼,谢行尘读了几行,却忽地拧紧了眉心。

自这纸文书所写得知,道明县的县令夫人于六月庚午夜间暴毙府中,正是他离开道明县的那天。

而更吊诡的是,文书所记对于县令夫人和那强配冥婚姑娘的死因竟皆是殉情。

“殉情???”

谢行尘不可置信地坐直了身子,攸地又将纸页凑近了些,近乎要把纸贴到了眼珠子上。

无相司脑袋被驴踢了吧??

不说县太爷那位夫人是怎么死的,单就那古怪的小楼,还有灵堂和尸变的新娘子,但凡长个眼都不能判成殉情吧!

难不成是道明县穷乡僻壤,无相司也懒得费心去查,故而胡乱写了个缘由上去?

还有那位夫人又是怎么死的,总不记姓殷的书生真跟他们家深仇大恨要赶尽杀绝吧?

莫非……县太爷那位夫人也是思及算命先生的面容,结果一并落了个魂飞魄散?

“嘶……”谢行尘抓耳挠腮。

他本想着探探无相司的态度,没成想匪夷所思的怪事反而更多了,谢行尘不由得呲牙,整张脸都要皱成一团。

带着满肚子翻江倒海的问题,他叹了口气,复又垂眼接着向下看去:

“嶂州东道明一县,疑现小说家踪迹,诸判官须兢兢而行,如有异状,先行撤离……”

“……小说家?”

谢行尘轻声念着文书,念至“小说家”之称,倏然止了声,指尖也跟着落于此三字旁一顿,于白麻纸上掐出一个浅浅的印来。

所谓小说家乃九流十家之中的一家,多写些话本小说一类为生,偏好搜些街谈巷语奇闻异事,因其无甚治国安邦教化疏导之用,故而被排于九流之外,是个不入流的学派。

但此处的“小说家”绝不是指单纯指那些写话本的人,倒是更想个代号。

“难不成是那个书生?”

看到这个称呼,谢行尘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便是姓殷的书生。

该说不说,姓殷的那一身打扮,还真挺配得上“小说家”这个称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