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少卿他格外难缠 > 第43章 圣旨到

第43章 圣旨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呸!

“明明寿宴上避之不及,到底是谁造的谣言!”

苏缨宁义愤填膺,本还打算转圜转圜,谁知不到半日赐婚之事便传遍街巷。

势头之迅猛,直逼当日沸沸扬扬的沈诀受伤一事,这还怎么收回成命!

淑窈苑外欢快沸腾,热闹是他们的。

孟诗韵凝着架上圣旨,徐徐开口:“天家旨意或是一拍板决定,却不乏诸多因素在。焉知不是苏大人回京事事妥帖,陛下才有意为之,赐婚可不是人人有的恩典。”

苏缨宁撇撇嘴,心累得放弃猜测。不管谁造谣谁帮衬,赐婚这座大山是压在肩头没跑了。

见她叹气,宋淑菡是个有主意的:“抗旨的事就别想了,我还盼你多活几年呢。不如对你夫君下手,还简单些。”

苏缨宁点点头,这两日娘亲常念叨沈家历来钟鼎权门,其父官至丞相其母才貌双举。嫡系旁系为官者众,遍布州府上京,还有个做皇后的姨母。

二人想法不谋而合,只是在听到“夫君”两字时苏缨宁面露不虞。宋淑菡假装没看到,继续调侃:

“那不就好办了,他的冷厉我见识过,素日听闻也是夙兴夜寐忙于公事,宿在官署是常有的事。婚后定然不会日日见他,如若见面,你便学着一哭二闹。他那般显赫清正的人哪能经得住这般烦扰,还愁月月不归家,一年回一次嘛。”

孟诗韵在旁附和:“淑菡所言虽偏激了些,倒也不失为权宜之计。你二人本也没什么来往,何谈感情。少卿素日是那样的秉性,府里下人见了也不会为难你。”

也是,成婚后日日见不到他,自己乐得自在。

苏缨宁想的简单:沈家地位不低,宫中也有人在。假以时日他对自己烦不胜烦,面都不愿见时,往皇后处递个话,自己也能摆脱此等牢笼。

那便要记住一条:烦他!

大计已成,苏缨宁一扫低落情绪,心里顿生出许多主意来。

钱氏这几日因赐婚笑得合不拢嘴,果真是无心插柳。本是去寿宴相看,谁曾想竟促成这样一桩美事,连着数日去京南寺还愿。

朝野上下口风一致,论起赐婚都是内侍的那番话,饶是苏策听来也觉得合理。

圣上有成人之美,哪会细想寿宴传出般配的消息是否有误。

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去淑窈苑开解。

可真见了面,又觉得她平静如常,听凭来人量体裁衣不见抗拒。

苏策感叹小妹果真长大了,大事面前,倒也分得清轻重缓急。既然少了偏见,趁着半年的空档,这二人多了解也未可知。

因为她的态度,关照各大钱庄取银带进沈府的事也无人觉得奇怪。

“这箱有多少?一百二十金?放这儿吧。”

“周家钱庄还能再拿八十金吗?两百金都成?不用这么多。”

“青山,两个大箱子可买成了?箱底放满珠宝首饰,将五百金锭分置在两箱上层。”

婚事还早,府中上下奴仆却与有荣焉地日日高兴着。那被唤作青山的人笑盈盈答:“小姐放心,都已安排妥当,只等金锭到府。”

谁都觉得婚期最早也得半年后,内侍前来通传定在六月十一时,钱氏着实吓了一跳。

只剩一月多的时间,仓促间如何能办好各项琐事。又听是陛下的意思,只好偃旗息鼓。

谁料三日后,宫里传来消息,时间仓促那便按公主出嫁仪仗操办。苏府受宠若惊,任凭宫人来往府中,外头唱衰声也渐渐停歇。

六月将至,嘉临帝早朝特地叮嘱,三司有些小事以后少往大理寺凑:“廷言常宿官署,难不成婚后也要如此!”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地应下,后面几日倒真帮着分担了不少,只可惜杯水车薪……

各地洪涝公文卷宗雪花般地堆积在案侧,兴旺庄私营铸铁一事也寻到些苗条,沈诀加紧着手中作业,通宵几日一并处理善后。

平日倒不需这么着急,只是婚期将近。纵要来公主仪仗,许多事还需他亲力亲为。

睨视着空下的桌案,他揉了揉眉骨,不难看出眼下倦色。每当心闷气躁,便从匣中取出书信。

信中字迹稚嫩,与西禅房中所见截然不同。像是刚练不久,就嚷着要写。

信纸上有时是幅小画,有时写几个字,后来能写句子了便絮絮叨叨地写满整页纸:

又喝药,好苦,讨厌。

肚子疼,白胡子爷爷对娘说,我因为掉下水落下病根,以后冬天要穿的多些。

表哥骗我水下有宝石,我摸了,差点掉河里去,外祖狠狠凑了他一顿。

娘说您不在寺里,是出去玩了吗?会给缨宁带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吗?

收到果脯啦,酸得流口水,多谢住持!

……

言语文字让人忍俊不禁,案前的人眉眼含笑,倦意就这样消散开来。

骨节分明的长指拂过每封信的落款,从掌纹到工整娟秀的“苏缨宁”三字,他窥见了遗失的她的过往。

而信头称谓,本该是他。

不提佛缘,住持的隐瞒也不难解释。

当时他孤身一人救下,谁敢笃定不会被冤枉成凶手。人心难测,在那之前沈诀就亲身体会过。不说,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可于他而言,即便是陷阱、是囚笼,也想毫不犹豫地踏入。

提笔,每封信头都被添补上了名字。一头一尾,和那婚书一样,他和她名字早该落在同张纸上。

书信叠好,小心地放回密屉。

沈诀抬手润了笔头,再三思虑踌躇。想到她在马车上的话语和神色,还是将和离书补全。

“……若妻不悦婚事,可随时离去,一别两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