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明知道离开对于林季安来说其实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但对于明德帝后半句话,他知道林季安从没这么想过。
原本在昨日他一直害怕林季安会站在他对立面,直到他们在太和殿掩护他和明德帝离开,以及自己后来在宫里想办法去接应孙大人的途中遇到林季安。
赵奕明刚张开口想帮着说点什么,却林季安打断了。
“陛下,我没有离开的打算,也没有……其他的要求。”
明德帝在经过一段急喘之后,怔怔地看向林季安。
“你……你不是恨朕吗?”
明德帝对上林季安的目光,意外发现他深邃如渊的眼中现在满是平静,没有他想象中的疏离与冷厉,似乎还是以往那个在朝堂上能够直言不讳的林大人。
林季安还记得第一次对上这双眼睛时,当时自己是害怕的,看了一眼之后,很快又低下了头。再后来看到时,他已经及冠了。他敢正视上去,眼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是忠信。不得不说明德帝对自己每每提出来的进言基本上都是准许,对朝中其他大臣的上奏也有是非之分,这样一位君主于大周而言,是幸事。
“恨,是对于我父亲死在您的剑下,杀父之仇,我无法忘记。但是我愿意继续留在这里,是因为于天下,于百姓,陛下确实做到了一位明君该做的事情,这也是父亲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太和殿里听到林相死去的真正原因,陆琰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担心林季安会接受不了。但是在他们眼神相接过后,陆琰便放下心来,也知道了他心中的想法。
此刻陆琰就站在林季安身后,两人距离不远,陆琰就这么看着他的侧脸,想起了几个月前林季安在林府说过的话,是他们相识不久,夜晚相遇坐在院中凉亭的那一次。
林季安暗自深深吸了一口气,只有陆琰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想当初父亲阻止陛下,更多是希望陛下不要被一时的冲动蒙蔽了双眼。毕竟以后是否会后悔这么做没办法断定,可在当时,内心一定是痛苦的。”
林季安说这些话没有带上半点犹豫,放在平日里,这个可以算对皇上的大不敬了。
明德帝收回投在林季安身上的目光,空空的看向上方,眼中的涣散充斥着他现在的无力。
“太子还有阿琰……你们先出去,朕有话要对林大人说。”
等两人离开,林季安问道:“陛下是想说什么?”
“这个毒在朕身子里沉的太久了……一夜,太医都没办法给出能治好的法子,只能先吊着朕这一条命。”明德帝自嘲般笑了笑,不过没有笑出声,只有些气息,伴随着略微发乌的嘴唇的话语一道出来。
“之前朕问过你,你觉得明儿怎么样,你说他已经开始心系大周了,愿意学,是好事。”
林季安想起了那一次,当时他与赵奕明的接触不算太多,但确实能看出来这位太子的心性。
明德帝的语速越来越慢,每说完一句话都要缓上片刻:“早朝……明日又会继续了,朕没办法上朝。”
林季安大概猜到了他接下来的打算,明德帝说完下一句话后,与他所想的分毫不差。
“朕会让明儿监国。以前的事,他什么也不知道,你愿意的话,就在他身侧辅佐吧。要是只想安安稳稳,朕也不拦你。”
“陛下,这也是我也意思。”林季安直言道,“我会留下来,但前提是,得由殿下统领朝纲。”
繁城难得拨云见日,一束日光打进陆琰和赵奕明站在的宫廊下。明德帝寝殿周围相当静谧,门边的一排白皮松成了这殿前的唯一点缀。
“大概就是这样,孙大人赶得及时,不然我也不知道该怎办了。”赵奕明的手搭在了石栏上,眼神虚虚看着前面的方砖。
陆琰就这么听着,浅浅笑了一笑:“殿下做得好。”
赵奕明转头看了一眼陆琰,也浅笑了一下,像是有几分无奈:“我能做的事很多,也不是全靠你们,别把我想的那么没用。”
两人静了一会,赵奕明咬着唇,犹豫很久终于将心中憋着的事问出口:“陆琰,你和林大人……你们会留下来吗?”
这个留下来,不是单单留在繁城这么简单。赵奕明越说越没有底气,说到底,他其实也没有这样的资格要求他们。现在他的语气,似乎还带了一丝恳求的意味。
“殿下多虑了。”陆琰朝他扬头,“还没到七老八十,跑不动。”
身后脚步声想起,两人回过身,陆琰正好对上林季安的眼睛:“说完了?”
“嗯。”林季安点点头,接着对赵奕明道,“殿下,陛下叫您。”
赵奕明迟钝“哦”了一声,然后对陆琰和林季安道:“那个,马车已经叫人准备好了,你们先过去吧,我晚些再来。”
原本的打算,林季安和陆琰来了明德帝寝殿之后便去找孙大人一同去大牢,关于这次的谋反,他们还有一些事情需要问清楚。
马车里,陆琰发现林季安明显心不在焉,虽然不知道刚才陛下跟他谈了些什么,但此刻林季安疲惫的模样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季安。”陆琰轻叫了他一声。
这次林季安倒是反应很快,听见陆琰的声音很快就回应了他:“嗯?”
陆琰往他身旁靠了靠,将一只手拢在林季安放在坐垫的手背上:“想听听殿下是怎么联系到孙大人的吗?你应该还没来得及听他讲。”
的确如此,昨天林季安遇到赵奕明后,虽然有些意外,但那时不是问底的时候。
“所以殿下和孙大人是怎么恰好赶回来的?”
见林季安不再沉默,陆琰也松了一口气:“那天我们先一步离开之后,殿下自己其实也着急,加快了回来的速度。没两天在中途,他们遇上了孙大人的人。”
“中途遇上的,这么说孙大人也曾派人回来繁城过?”
“对。”陆琰把林季安的手拉到了自己膝上,整个人再一次挪动过去,两个人腿贴腿挨在一起。
“昨晚半夜回来的时候孙大人跟我说,他南下后发现朝廷又派了不少兵马跟过来,认为实在不需要这些,太招摇不说,于繁城而言这样的风险也大,便给陛下上奏过一道折子,请求让那些人回去。但后来还是觉得不妥,便让一些人在陛下应允之前先回去,日后若是责怪起来,孙大人一人承担。”
林季安若有所思:“所以殿下碰到的是孙大人先一步派回来的兵马。那之前殿下还不清楚孙大人离了繁城的事情,可繁城大抵情况有变,殿下便因为他们先去联系上了孙大人。”
陆琰笑了一声:“对,就是这样。”
林季安细细想过之后,感觉还是有点不对:“我记得昨日孙大人带回来的人里,除了繁城的将士,好像还有其他的人,他们不像是城中或者宫里的。”
有点意外,陆琰没想到林季安还看出来了那种细微的差别。
“他们是上谷还有盂城的地方军。以防万一,只能先将附近两城的兵马调过来,派上用场,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地方军?林季安记得赵奕明之前告诉过他,想要调地方军,除了必须有太尉和兵部尚书手中的调令,还需要陆将军的令牌。
可兵书尚书的调令已经明显不可能得到,陆将军又远在边境,何以这么快拿到他那边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