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繁城又断断续续下了几日雨。这几日人们踏青的踏青,祭祖的祭祖,好一幅出犯繁华露,归穿弱柳风①的景象。
前几日林季安的考核完成的比较顺利,只是不知最后的判定结果如何。
四月八这日,林府又热闹了起来。
府里的下人们进进出出,李竹依拿笔支着额角在账房拨算着银子。
“今天安哥生辰,那些商贾又来讨好巴结了,真是让人看不顺眼……欸欸,二全,那个瓷瓶小心点搬。”
“欸,好嘞,依姐。”二全朝李竹依点点头。
虽然李竹依要比一些家仆年纪小,但是大家都叫她一声依姐。
李竹依低头打着算盘,嘀嘀咕咕的:“鸡鸭猪鱼要了差不多500钱,新添的缎绸纱布大概也去了一两银子……”
而那鸡鸭猪鱼,此时正摆在林府正厅的圆桌上。林季安正在那接待着来宾。
再怎么说,林府也是前丞相林茂生的府邸,就算现在府内无人经商,也没有什么为官之人,但也算得上家财万贯。要是能有林府的资产相助,那生意还不都得更上好几层楼?
“季安真是越来越俊秀了,近来可有什么心仪的姑娘的啊?”
林季安冲讲话之人拱了拱手道:“徐员外玩笑了,季安还没有什么心仪之人。”
“这怎么行,是该成家立业啦,我家小女仰慕林少爷已久,前些日子想要结识结识林少爷,不知林少爷可否赏个脸来见一面?”另一个酒楼老板接话。
林季安着实不想跟他们聊这些,悄悄向李儒使了个眼色让他来帮忙结束这段谈话,回答:“承蒙令爱关照,但在下暂时……”
林季安话还没有说完,林府外突然传来一阵车马声,听得一个尖锐且响亮的声音喊道:“圣旨到!”
只见两排兵卫分别站立在林府门外两侧,一名身穿红袍,头戴乌纱,手持圣旨的太监下了马车从门外缓缓往正厅走来。
林府里这些商贾还有些家仆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顿时都一言不发,然后慌慌张张地跪下等候着圣旨的宣读。
“林府林季安接旨!”
“草民在。”
“林季安,前丞相林茂生之子。因林茂生曾为大周鞠躬尽瘁,留一独子,朕怜悯其子,加上林季安师承饱学之士杨傅,如今已学贯中西,通过朕设下的考核。故,朕命林季安为繁城县令,即刻起正式任职。另,赠白玉一枚,如意一对,云锦五匹以贺林县令生辰,钦此!”
“草民林季安,接旨。”
鲁公公走上前,满面春风扶起林季安道:“林县令,现在可不是什么草民了啊哈哈哈。陛下怜惜你,让你从县令做起也想看看你的实力如何。县令可不要让陛下失望呐。”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知这位公公该如何称呼?”
“洒家姓鲁,唤鲁公公便好。”
“鲁公公赶来辛苦了,寒舍招待不周,进来喝口茶歇歇吧。”
“不了,洒家还得回去,有事等着做呢。”
鲁公公拍了拍林季安的后背,转身便离开了。
府内的商贾们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刚刚还是林府的少爷怎么霎时间就成了繁城的县令?这下身份的天壤之别该怎么跟林府套近乎,弄不好该不会被安上贿赂官员的罪名吧?
林季安将圣旨交给李儒拿下去,看向面面相觑的来宾。
“恭喜林少爷……不对,现在该改口叫林县令了。生辰之际被皇上授予官职,当真是喜上加喜啊!”
“是啊是啊,我等在这里恭喜林县令了!”
“诸位不必如此。”林季安莞尔:“大家还是像往常一样便好。”话是这么讲,但林季安心里却道:现在官职傍身,这下你们怎么跟我说那些没趣的话题。
在场商贾只是陪笑着不说话。这眼下走吧,不是这么一回事,留下吧,也坐立难安。刚刚找林季安套话的几位也不再多说了,都自说自话去了。
李竹依在账房那听到动静,又在来的路上听到刚刚在正厅折返到后院的家仆谈论林季安被封为县令的事,风风火火地赶来问道:“少爷,刚刚怎么了,您做官了?!”
为了不再被爷爷说不守规矩,李竹依决定以后人前叫林季安少爷,人后叫安哥。
“对,刚刚宫里派人来了,念了圣旨。”林季安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