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杨春花却执意要求必须记载老郡君的姓名,表示既然是她们是这一志书的主体,那就应该记清楚她们姓甚名谁,这是最基本的信息。
不过是个女子姓名,虽然过去撰史并非硬性要求,仅是个人选择,但是既然领头的杨春花执意要求,反正唐朝男女之防也没到女子姓名都必须不能示人的程度,记录也不过是顺手的事儿。
徐复想了想,还是说道,“请村正问问老郡君吧,让她本人确定一下是否就是这个名字。”
刘村正点点头,随后向那老郡君大声问道,“娘,你是叫吕小女吗?”
吕小女这次是听清楚了。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过“吕小女”这个名字了,久到她都快忘了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名字。旁人都叫她“刘大娘”。前几天被封为郡君的时候倒是有人提过,他们叫她“吕氏”。
吕小女突然想起好多年前,第一次战乱动荡的时候,她才两三岁大,害怕得不行。爹娘带着她们兄弟姐妹躲战乱,躲强盗,躲饥荒。又饿又怕的时候,娘抱着她说,“小女,别害怕,有娘在呢。”
后来,隋朝建国了,她们慢慢过上了平静的日子。她也嫁了人,成为“老刘家的媳妇”。再后来,隋朝亡了,又是战乱和饥荒,只是这次她已经不再是可以缩在娘怀里瑟瑟发抖的小女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从被保护者称为保护者。
吕小女的爹是惯会使弓箭的猎户,娘擅长制造陷阱。第一次战乱的时候,她们家还救过一个赤脚郎中,那郎中跟着他们家生活了一段时间。为了感激她爹娘的保护,教给了她娘不少草药的用法和急症的治疗。
当第二次遍地狼烟时,已经成为保护者的吕小女继承了父母衣钵,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家庭,还在丈夫刘大勇的支持下,带着整个村子上山,抵御强盗,躲避战乱。
那个时候,他们却已经都在叫她“刘大娘”了。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出嫁后的女子都是成了夫家的娘子。
但是啊,当姐妹兄弟私下叫她“小女”的时候,她觉得还是这个名字好听。当已经年迈的娘用微微颤抖的手抚摸着她的后背,说着“小女啊,累不累啊?”的时候 ,已经忘记怎么哭的她还是眼眶一酸,差点哭出来。
再后来,唐朝建国了,她们从山上下来,重新过上了耕织生活。因为她的威望,她的丈夫成了村正,后来又传给她的儿子。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很多从战乱中存活下来的人最终死去。吕小女的故事随着亲友的离世渐渐被遗忘,而“吕小女”这个名字也早就被“刘大娘”所替代。
只有在经年审查户籍的时候,她那个作为村正的儿子才恍然一瞬,他娘叫“吕小女”啊。不过也只是恍然一瞬,什么都不会改变。
“是啊,我叫吕小女。”吕小女喃喃自语。她看向等在一旁准备记载自己故事的朝里来的大官,心中突然涌上难言的酸涩。她想,原来,我的名字也值得被记载啊。原来,我的故事也值得被记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