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年初便请求退休未果,只是从尚书左仆射改任太子太师的于志宁以依附长孙无忌之名,贬为容州刺史。
显庆元年七月,李治又下令李勣、许敬宗、辛茂将等人再次审议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以审问之名派人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至此,在即位十年后,李治彻底消灭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权臣集团。
而从长孙无忌被指谋反至其身死,也不过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在这腥风血雨的三个月里,武皇后还只是个浅涉朝政的新人,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也没有通过母亲杨氏与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沟通有无,毕竟李治要处置舅舅的决心早已坚若磐石,不需要任何推波助澜。
对于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武皇后并没有感到惧怕,毕竟她也是个通过流放同父异母的兄弟亲族来自证贤德的狠人。
相比于处置微末小官的武氏兄弟,将建国功臣、两朝元老、皇帝元舅、曾牵连处置同期功臣之后和李唐宗室王公贵族,进而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诛杀,同时牵连处置曾在朝堂呼风唤雨的权臣,以及他们背后因其兴旺的家族也随之销声匿迹,这样将所有人命运掌握手中的权力真切地向武皇后展现了它的危险和诱人。
武皇后想起当初她还是昭仪的时候陪李治去拜访长孙无忌。当时,李治为了让长孙无忌支持改立新后,又是赐官又是送钱,却仍然不能得偿所愿。那时的长孙无忌何等位高权重,就连皇帝也得求他办事,甚至恳求无果。
后来,武皇后被册立,长孙无忌闭门不出,意图明哲保身,只是偶尔在大朝会这样的重要日子才露面。武皇后再次见到长孙无忌时,发现他衰老了很多,变得就像一个真正的老翁,已经失去了当初婉拒李治时的雍容大雅和迫人威势。
再后来,长孙无忌被流放出京,杨春花曾借口接送安定公主拜见李勣的名义前去围观,武皇后也同意了这个早就表现出不同之处的侍女的请求。
待杨春花回来后,武皇后问起她如今长孙无忌的样子。杨春花说在流放人群中找了许久,才发现长孙无忌,尽管他试图保持曾经的仪态,却已然是一个面容破败的佝偻老翁,让人不敢相信这样的老翁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两朝宰辅。
成王败寇,莫过于此。
然而这样危险的争斗,古往今来,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欣然踏入其中,甚至为了获得这一角斗场的入场券,已经付出难以言说的代价。
如果给长孙无忌等人重来一次的机会,恐怕他们仍然会选择走上这条注定通往深渊的路。
因为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力啊,永远是那么的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