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入目山河皆锦绣 > 第33章 许愿

第33章 许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的圣人,大长公主身在楚州,到这最多半日的功夫。”

她看了眼舆图,道:“把楚州和扬州划进江南行省来,淮阴大长公主兼领苏州刺史一职,她已有自己的封地,这便充作虚衔好了。”

“原本刺史的职务,分散给其下的别驾、长史、司马等,而他们原本职务,再往下分配,参照行省内政事堂来就行。”

“这件事需崔相亲自办。”

她将诏令拟好,一份给崔望熙,一份给吏部。

“是,请圣人放心。”崔望熙起身接了旨,“龚裕贪下的那些银钱还未找到吗?”

“他心思狡诈,为官二十年,怕是早已做足了准备,直接去抄家吧。”宋撄宁抬头看去,“还是崔相有线索?”

“圣人去承恩寺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宋撄宁微微睁大眼,放下手里的御笔:“那里还有异常?朕还真未曾发觉。”

崔望熙走到桌边,取了几本奏折搭起来给她演示:“承恩寺的主殿十分宽阔,且较之于其余的小殿,要高上不少,我起初以为是为了凸显主殿地位特殊,如今看了龚裕藏账簿的法子,才觉得此间或许另有用途。”

“他一向吝啬贪财,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凸显地位便额外花银子来垫高的。”

崔望熙轻轻敲了敲堆起来的奏折,指着底部的镇纸,“圣人请看。”

宋撄宁恍然大悟,方才回想起当时龚裕领着众人参观寺院时,的确觉得那座安放佛像的主殿,地势过于高了。

果不其然,在挖开了层层砖石之后,幽深的地底,堆砌了成山的财物,龚裕也终于在此时将一切招认,包括那夜赵言在安装护栏时,偶然发现了他的账簿,情急之下,被他推下高塔,殒命于此的事。

至此,这桩轰动了各地的江南贪墨大案彻底有了结果,查抄的白银超过三十五万两,尽数没入国库。

而苏州府自此亦开始如行省政事堂一般,分权而治,相互监察。

......

结束了这桩史书中未有着落的贪墨案,宋撄宁感到轻松了许多,返回玉华宫的路上,还和崔望熙乔装打扮,去过了一个“观莲节”。

看着二人身上连花纹都极其相似的衣物,宋撄宁忍不住戳了戳身边的人:“崔子昭,你好大的胆子,敢和我穿同样的衣裳?”

“撄宁冤枉我,这叫......心有灵犀。”他笑得眯起眼,趁机挽住她的手,牢牢牵着。

“朕才不信你的话!”宋撄宁压低嗓子凑过去问道:“到底是为什么?”

崔望熙语气愉悦:“那还得多谢符大人帮我了。”

“怪不得阿染今儿一直撺掇我试试这件粉紫色的留仙裙,穿上之后赞不绝口不让我脱下了......原来是和崔相串通好了。”

二人慢悠悠地走着,来到湖边坐上早已停靠等待的画坊,往湖心驶去。

画坊里凉爽舒适,崔望熙递来杯茶水:“这是江南的特色,撄宁尝尝看。”

逐渐驶入湖心,画坊缓缓停下,周围一望无际的莲花随风微微摇摆,碧波绿叶,幽香缕缕。

水玉窗边摆着一尊通体无瑕的秘瓷长颈瓶,插了几枝开得正盛的紫薇花,颜色正和二人的衣裳如出一辙。

“你打的是这主意?”宋撄宁揪起崔望熙腰间那块莹润的玉佩把玩,“只不过出来赏莲,怎么还折了紫薇?”

崔望熙笑而不语,反倒端了两只制作精美的河灯来,小心翼翼放在宋撄宁面前。

“观莲节的习俗,等会日头落了要去放灯,撄宁可以许愿。”

宋撄宁拿起准备好的细毫,笔身是湘妃竹所制,还雕了缠枝莲纹,触手微凉,她抱着河灯偏过身,瞥着崔望熙:“你可不能偷窥朕许了什么愿。”

“撄宁自然是许的诸如‘天下安宁,生民和乐’之类吉利话,何须偷看?我还说撄宁莫要偷看我的呢!”

宋撄宁刚要落笔,闻言哼笑一声:“那朕可要许‘佳丽三千,日夜相伴’了。”

对面那人却是不为所动,安然自得地写着自己的河灯,最后吹了吹墨水,才抬头看她。

“臣今日便改名作崔三千好了,这样撄宁就愿望成真,与我日夜相伴了。”

宋撄宁懒得理会他的胡言乱语,提笔毅然写下了“诸事顺遂,长安长宁”。

崔望熙其实没有说错,她的愿望很简单。

在知晓了自己的结局之后,开始逐步改变,看着一桩桩史册里的惨剧被扭转,她才感受到了希望。

她要大邺朝繁荣昌盛,河清海晏,要身边的人都好好的。

晾干了墨汁后,宋撄宁抱着河灯起身,忽然整个画坊剧烈摇晃一下,仿佛被什么重物撞击了一番,她拧眉朝外看去,一座装饰风雅的大船擦着画舫而过,左右摆动着,似是极为不稳的模样。

隔间的侍卫敲了敲门,询问她可要前去拦下,此时,大船的窗内探出个人影来,朝着他们连连招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