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入目山河皆锦绣 > 第5章 行省

第5章 行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提起笔,快速记下了其中要点,打开书架上的暗格藏好,对弹幕道谢。

宋撄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瓦解节度使制度,唯有逐个击破,不能收服,便须打压。

手中真正有了力量,才能对抗虎视眈眈的地方霸主。

她估算了时间,今年的殿试在十月,分文武二试,也是她登基后的第一次直面那些四方而来的学子。

这些人有的出身显贵,有的寒门苦读,她要找的,便是那些出身微贱的“孤臣”。

他们远离大姓之间的利益联结,靠着自己的才学走到了辉煌的太极宫,如无根浮萍只能仰赖帝王,正是宋撄宁需要的人才。

另外,此次旱情之下,工部的人手明显不够用,而术业有专攻,这种人,亦要从民间找。

几日后,王寒英秘密拜见,将最近帮助京兆尹他们调查的结果呈给宋撄宁。

宋撄宁紧张又期待地展开,看到篇首的名字时,浑身僵硬。

云绛。

这是她父亲一族的子弟,算得上宋撄宁名义上的表兄。

当年父亲战死后,母亲罢朝三日,追授超品镇国公并柱国大将军,而云氏贪心不足,不满于国公之位的补偿,甚至放言云氏之功,当封异姓王,遂遭母亲厌弃,不再起用。

后来云氏借着和王氏的联姻,为云绛谋了个小官当当。

王寒英面露愧色:“除此之外,也查到了云氏、王氏与剑南道的通信,他们......”

剑南道节度使,许长敬。

宋撄宁亲自拉起她:“爱卿直言便是,朕知你心赤诚,绝不疑你。”

“是。”王寒英从袖中取出厚厚一沓信纸,想到那些大逆不道的东西,咬咬牙一口气说完:“这里记录了许长敬与他们的通信,包括万寿节临风桥坍塌后,在民间散播天子不详的谣言,加上从前上皇薄待镇国公的事,引导百姓心向云氏。”

“而时机一至,许长敬便以斩妖邪拥新君之名起兵——”

宋撄宁将那些信纸一张张翻过,其中不少地方还用了加密的文字,幸而王寒英出身王氏,勉强破译。

不仅是临风桥,他们还替她准备了流民、瘟疫、满口胡言的“天师”等种种大礼,未来得及献上。

一个是自己父亲的家族,一个是当朝大姓簪缨名流,居然联合着旁人一起,算计她,谋害她。

宋撄宁竭力平稳呼吸,心口喉间皆是涩意,随之而来的怒火烧得她掌心发烫。

来自亲近之人的背叛,才最令她痛苦。

虽然早知云氏不甘,但宋撄宁实在没想到,云绛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决绝、不留余地。

可当时根据弹幕的语气来说,按历史轨迹,她也还要许多年才会陷入亡国的局面,怎么会这么早......

宋撄宁趁着王寒英自责的功夫,悄悄瞥一下弹幕。

“云家太冲动了,你当皇帝中书令大人当什么?”

“对啊,怪不得被崔望熙解决掉了。”

历史上,居然是崔相镇压的许长敬吗?

宋撄宁诧异地挑眉,把信纸放回桌上,扬声对着殿外守着的侍从道:“宣中书令、兵部尚书、左千牛卫大将军、京畿折冲督尉至宣政殿。”

她顿了一下,声音低了些:“也请太傅去一趟。”

她在东宫时的恩师,太子太傅谢华筝,从前每有疑虑或烦心之处,宋撄宁都会与她交谈。

谢华筝才华横溢温和渊博,如同一位慈爱的祖母,对她关怀备至,登基之后,谢怀筝为避亲近之嫌,少入朝中,加上年事已高,一直在江南道谢家静养,最近入了京。

“寒英,此次王氏恐要受罚,但你劳苦功高,必不会牵连你。”

王寒英当即顿首:“臣惶恐!王氏......王氏早不把臣当作他们家的女郎,逼杀长姐囚禁阿娘,臣......臣与他们,不共戴天!”

她埋着头,已带了些哭腔。

这位英姿勃发的女将亦有如此脆弱的一面,宋撄宁还是初次见到。

符染和杜年都对她的情况很清楚,上前挽着她落座,温声劝慰。

原来王寒英虽出身显贵,但因为是旁支的缘故,并不受重视,几年前她的长姐不愿接受家族安排的联姻,与一个小门户的少年有了私情,王家发现后,引以为耻,囚其母为要挟,令其自戕,后又将年方十五的王寒英替嫁过去。

新婚当夜,王寒英杀了她那恶贯满盈的新任丈夫,一柄长刀直赴边关,自此疆场十数年,换得一身军功归。

赐封十六卫那日,她终于有了权力带来的底气,领兵再上王家,欲接走母亲,颐养天年,想却蓦然得知多年前母亲便已病逝。

自此,左领军卫大将军背后的这些陈年旧事,再无人提起。

宋撄宁不愿再揭她的伤疤,将手里的证物交给符染,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宣政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