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奸臣,但心系百姓 > 第25章 第25章 伏击

第25章 第25章 伏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背嵬军在整个椋国都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这支队伍一开始由最初的淮阴侯创立,其和先帝一起经营。

经过四年时间,在不断的东征北伐下,整个队伍活下来的才是有真本事,不仅如此,这支队伍纪律严明,行军至何处都不会打扰百姓,为兵卒者,更是不能任意收取百姓所给的东西,在当时是国家武力的象征。

可后来先帝病死他乡,新帝登基,老淮阴侯作战时被下了八道圣旨,十个金令,非要让他回来,他那时身处边关,眼看着马上就能将这一场战打下来,戎国也挺不住了,却被自己的身体给拖累了。

谁也没想到,英勇无畏的老淮阴侯已经积病成疾,比先帝好不到哪里去,毕竟是征战多年,没有一刻是轻松的,所以身体也跨得快。

他没有因为圣旨与金令活着回去,而是被人用棺材从边关抬回来的,是背嵬军抬他回来的,那次背嵬军进都城一千人,而他们再也没有出去。

由于老淮阴侯病得突然,导致最后一场战由副将年尧指挥,年尧虽然打赢了,就连戎国都要升起投降旗帜了,可新帝的求和圣旨却到了戎国。

他听信奸臣谗言,将一盆脏水全部泼在他的身上,并对年尧留在都城的亲人痛下杀手。

新帝杀了年尧的母亲与兄妹,只留下一个怀孕的妻子,他想用此逼着年尧带兵回来,把虎符交回来,可是年尧不肯。

年尧先是交代后事,将虎符给了年仅十二岁的邵晚臣,让他代替他统领背嵬,再是自刎于边关。

后来血书传回都城,写着“奸臣误国”四个字,令不少知道内情的人动容,这其中御史台的更是连连上奏,请新帝彻查。

新帝见状心虚,他本就是策划污点的一人,怎么会不怕把他也牵扯出来呢,所以便没了办法。

他当即下旨,放过了年尧的亲人,这并不是他忽然心软了或者真的怕那御史台的人了,而是他怕史册上留下他暴君的美名,所以他才这么做。

不过那些知道内幕的奸臣,后来一一被他处死,还有御史台的几个大臣也都一一在告老还乡的路上遇马匪而死,年尧的案子就此搁置不提,清白二字无人再替他说。

这明显是皇帝做的,可谁又能做什么呢,战功赫赫的老淮阴侯,他甚至在死后都没有一个体面的封号。

后来,邵晚臣用年尧的虎符统领军队,一直处在戎国边境,不管多少圣旨下来,他都没有回过都城。

虽然身边辅佐他的老将因为年龄一个接着一个死去,可背嵬军的威名没有因此落寞,他依旧让其地位不倒。

而今皇帝重文轻武,都城的军队玩忽职守,早就差下了背嵬军十万八千千里,可是他们再没有用处,也是听说过背嵬军有多强的。

他们很清楚自己,就算是给他们时间操练,他们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背嵬军,甚至连替身都是一种奢望。

尤其这位皇帝还忠奸不分,这点看得清的人都知道,朝中官员大多腐败没有能力,仅剩的几个有心机有抱负,却还是他的人,就更让他在这岳州得以增长自己的势力了。

他们假意与那些官员为一丘之貉,其实就是为了给邵晚臣在朝中铺路。

而上奏让崔嶷带兵的人里,也有邵晚臣的党羽。

所以当初说邵晚臣不受皇帝待见,都是给皇帝面子,这哪里是皇帝不看重他啊,是他眼睛里没有皇帝。

皇帝多次下召让他回来,首先是想削他的兵,其次是要杀了他,以防他对当年的事产生介怀心理,可惜皇帝根本就做不到这两点,他的圣旨对老淮阴侯没用,对现在的这个也没用。

以前淮阴侯这三个字对他而言就是威胁,现在也是。

裴素素明白为什么崔嶷会和邵晚臣合作了,因为他无路可选,邵晚臣也没有路可以选,他们的家人和同僚死了,没人去替他们正名,如果他不争不抢,不仅背嵬军会被遗忘,连带着他父亲的功绩,也无人记得。

崔嶷与邵晚臣有着相同的遭遇,他们一路走来不容易,虽然不知道邵晚臣是怎么做到隔着千里和崔嶷联系上的,但至少她能清楚,邵晚臣的能力很强。

裴素素看着周围,不见回来的人,她缓缓站了起来,长舒了一口气,对着杨五说道:“我们走吧,等在这里做什么?”

杨五随之起身,身子明显有些不利索,裴素素扶着他,她的伤已然好得差不多了,就是眼睛有些模糊,但好在还能看见些东西的。

“诶!你们等等我!”

听声音,是从左后方传来的,两人一迟一快地向后看,燃烧的土地上火光未灭,左后方跑来之人的身影逐渐清晰。

是老周,他找到了他们。

不过老周身上的伤虽然看起来很多,可基本都是小伤口,不像杨五一个大口子接着一个,也就是说,在刚才的时间里,其并没有遇见强劲的对手。

不太可能啊,像杨五这样身材的人都能伤成这样,他的武力裴素素也是见过的,应该不高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