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 第25章 县城之行

第25章 县城之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晨雾如绡纱漫卷,运药队已套好三辆骡车。李蜜掀开油布细查,一片片丹参切面纹理似云霞,新采的黄芪片连夜赶制,表面还泛着蜜色。

这批货是他们今年能不能过个好年的关键,一点闪失都不能有。

族长拄拐立在檐下,喉结滚动数回。他不懂药品成色,但看着这满满三车药材,也是满眼热切。

只怪他当初目光短浅,能生钱的菩萨就在眼前,还硬生生要往窄路上走,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看了眼在队伍里护送药材的孙子,老人浑浊的眼底泛起水光,拐杖头在冻土上戳出深痕。但愿蜜娘当真能不计前嫌,给孩子们一条出路才好。

“姑姑当心门槛。"李蜜扶着李银梅登车,这个月到了换新药方的时候,得让师傅再给姑姑瞧瞧。

自打掌了药材库房,李银梅如今人生有了盼头,每日里就盯着人负责药材入库,再仔细记账,人是一点也不劳累,倒比往常精神几分。

要不说他们祖上是生意发家的,不仅李老大能鼓捣着挣点钱,李银梅做起事来也条理清晰,不遑多让。李蜜教她的新式记账法掌握的很快,账目一次纰漏也不曾出过。

今天是肖江和二丫跟着,肖河在家盯着制药作坊,三伯和姑父守着炭坊。

肖江扣紧最后一根捆绳,粗麻绳在他掌心勒出红痕:“四筐竹炭给沈先生和胡掌柜,两筐备用。药材都用油布裹了,也不怕遇上雨水。”

“行,招呼上各位叔伯兄弟咱们出发吧。”蜜娘点点头,越到年根路上越不太平,这次带的货多,李蜜也不敢托大,带了十几个青壮护车。

车轮碾过结霜的土路,二丫突然指着路旁几簇野草惊呼:“是独活!”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灰扑扑的植株与杂草无异,肖江眯眼细看半晌,颓然摇头。

李蜜赞许的点点头,“二丫姐如今当真是好眼力,这确实是独活。”二丫得了表扬,脸颊红突突的,内心止不住骄傲。

李蜜踩着车辕跃下,摘了片叶子揉碎:“叶背绒毛带银光,不错是上等货。”采药队的小子们忙掏出小铲,动作间已透着行家的利落。

肖江略显失落,显然自己这个做大哥的和弟弟妹妹比起来确实落后了。

李蜜没有说话,车行到半路,她从怀里掏出蓝布包着的书册,这是她刚编完的《青岗药图》初版:“大哥,这书你拿去和咱们兄妹一起各自抄写一本,有不会的字找三丫,尽快学会,然后教给你队里的人,以后采药自己多认多辨。”

说完又提醒道,“如今还不到时候,告诉大家别传出去。”

肖河内心一喜,忙点头应下。这书册只有平日上培训课时蜜娘会抄写到炭板上让众人学习,今后他也能有一本,平日里多多翻阅,不信还能让宝贝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

德义堂后院里,鹿血正顺着银刀滴入瓷盅。沈淮安腕间发力,整支鹿茸如剥笋般绽开细密蜂窝。阿泽踮脚欲嗅,被师傅用刀背轻敲额头:"雄麝带煞,仔细冲了药性。"

听到院外的声音,阿泽耳朵先动了,“是我家的骡车。”

待人将药材卸到院里又有序离开,别说沈师傅连阿泽都有些惊讶,这才几日光景,竟已有如今的规模了。

沈淮安让人去请掌柜,他拿起李蜜带来的药材细细查验,指尖在黄芪片上轻轻一刮,细碎的药粉竟如金箔般簌簌落下。他点点头,又忍不住给徒弟开小灶。

“九蒸九晒的火候差不得分毫。”他让李蜜看向檐下铜壶,壶嘴飘出的蒸汽正巧笼住晒药架,“这’云蒸法’最考耐心,蜜娘你要记住,’气不断、火不焦'一定要有人守着壶,……”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脚步声。

胡掌柜抚须而笑,目光掠过院子里的竹炭筐。他如今看到李蜜热情的不得了,仿佛是自己亲女儿一般。

“蜜娘何时到的,最近镇上的酒楼上了一道甜羹,女娃娃定然喜欢,你等会别走,我带你和你师傅去尝尝。”

李蜜听到酒楼心下一动,她这里点心酒水方子可多得是,有机会倒是可以合作一二。

“那蜜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胡掌柜看着院子里的药材心头火热,想到这些日子总店来的嘉奖书信,倒比往年十年都多。想到周掌柜在县里跳脚的模样,他捻着腰间新换的碧玉坠子,忽觉这寒冬都暖了几分。

这批药材果然卖了个好价钱,李蜜心里满意,一顿饭也吃的尽兴。

天近黄昏,李蜜让大伯带着众人先返回家中,她则跟二丫和大哥肖江随沈师傅去了他家。

今日肖家的族人不仅见了世面,还在店里吃了一碗面条,那猪油炝过的面汤当真是让人回味。如今他们对李蜜都是无比感激,要不是有蜜娘他们哪里有这样的好日子。

沈淮安今日喝了两杯酒,这会还有些头晕,到家后先让沈伯给自己煮一杯浓茶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