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梅拿着帕子给李蜜擦了擦汗:“你这孩子,不知道着急些什么。咱们乡下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你看看谁跟你似的每日里着急忙慌。”
一路遇见洗衣摘菜的妇人便要停下问候闲话几句,顺道介绍下自家侄女。一直走到村东头,李蜜觉得自己脸都笑僵了。
赵家的院落格外规整利落,鸡鸭都被圈在后院,半点脏臭也无。墙角处果然是一大丛薄荷,到了秋季还是能闻到一股清凉。
“赵家婶子在家吗?”李银梅在院子里问道。
“在的,在的,快进屋里来。”赵大娘是个面容和善的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穿戴打扮得十分干净齐整。
“肖娘子怎的有空来我家玩?这就是你侄女吧,生得真是俊俏。”赵大娘打起帘子迎两人进去。
“大娘我们不进去了,来找您讨一株薄荷。我侄女在医书上学了个配驱蛇粉的方子,独独缺一味薄荷,想着咱们村就您家有,这不就厚着脸皮上门讨来了。”李银梅笑着说道。
“不得了了,竟这样灵巧,连驱蛇药都配得。薄荷多得是,我这就给你挖几株。回家种上,壮实得很,见土就活,一点心也不用操。”赵大娘自然也听说了李蜜的身世,只她一向不喜欢说别人闲话,竟不知道小姑娘还是认字又懂医的,这可真是了不得的人物,肖家小子真是好福气哩。
赵大娘年纪虽大,手脚却十分麻利,说话的功夫就铲来三株薄荷,都是根茎壮实的。
李银梅忙将篮子递给赵大娘,里头是几个八月炸和一把野枣,都是李蜜从山里带来的东西,不值钱但也是稀罕的吃食。
赵大娘接过篮子,一会从厨房里出来,却装了十五六个鸡蛋出来。李银梅被吓了一跳:“赵大娘,这可使不得,留着给你家孙孙去吃。”
“嘿,你拿去补补身子,给小蜜娘也补补,这么好的孩子,可不能亏了身子。”赵大娘说完有些尴尬地抿了下嘴。
李蜜瞧见了问:“您是有什么事吗?我们能帮上的您尽管说,鸡蛋实在不必了。”
赵大娘又夸了夸李蜜的聪慧,才不好意思地开口:“刚你姑姑说你会配驱蛇粉,你看这药配成了能不能给我们家匀些,你大爷和几个叔伯时常在山里行走,有这驱蛇粉我们心里也能放心点。”
这自然没问题,李蜜一口答应。临出门时见到赵大爷回家,却原来是昨日村口好心提醒他们的大爷。果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赵大爷两口子都是难得的和善人。
路上李银梅给李蜜介绍起赵家来:“赵大爷家在村后头有一片竹林,他家的几个爷们时常要进林子挖笋、砍竹子。前些年,他们老二家的小儿子就是在林子里头被蛇咬了,幸好没太大毒性,不然那孩子可就遭罪了。”
李蜜恍然,难怪赵大爷昨日问他们是不是进了林子,估摸着是担心他们出事。这一家子淳朴又周到,确实是可以交往的人家。
两人回家刚休息了一会,就听见有人敲门。
李蜜开门一看,原来是大伯一家,人来的十分齐全。
李蜜忙将人迎了进来。“姑姑,大伯和大伯娘来了。”
李银梅闻声也赶了出来,“大哥大嫂来了,江哥儿和二丫也来啦,快快请进。”
“弟妹别忙了,我是来给侄女装辘轳来的,先试试,看得不得用。”肖德力也是个急性子人,昨日赶工做好了轴承,今天就赶紧来安装调试了。
李蜜万没想到大伯效率如此高,先侧身将众人领进屋子,上了茶水:“万没有让您渴着嗓子干活的道理,大家尝尝我晒的野菊花茶,姑姑和三婶都说不错。”
二丫着急坐不住,指着怀里的背篓道:“我先不喝水了,咱们先将鸡崽鸭崽放进笼子里去,我怕它们被踩坏了。”
李蜜闻言被逗笑,忙带着二丫去了后院,小鸡小鸭各五只,毛茸茸的样子,精神极了。如今她这院子越发热闹,鸡鸭猪齐全了,就差只看家护院的小狗。
二丫又交代了一通饲养经验,扔了些萝卜叶子进去,看小崽子们吃的欢喜,才放下心来和李蜜告辞,她要去三婶家喊二哥过来。
李蜜到前院时,大伯和大哥已经开始安装辘轳了,为了省力李蜜图纸上的摇杆格外长一些。
大伯的轴承做的也极巧妙,李蜜上前试了一下,转动起来不觉滞涩,很是灵活。没曾想大伯的木工手艺这般出色。
大哥和大伯一个性子,具都沉默寡言,进来这么久,几乎一句话没说过。他沉默的装上麻绳,示意李蜜来试试,大伯娘知道自家儿子的性子,狠狠戳了他一下,肖江才不好意思的开口,“蜜娘,你来试试吧。”
李蜜觉得大伯一家真是十分有趣,能说会干的大伯娘,带着三个沉默害羞的家人。
她上前试着大了桶水,果然十分轻便,只需转动摇杆一会儿就能将水打起来。
李银梅和大伯娘皆是大吃一惊,实在没见过这样方便的东西,都换着试了试,李银梅高兴极了,连她如今的身体,转起来都不觉的费力,这下吃水难题算是彻底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