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侄两人配合的好,一会功夫就收拾完了,换上干净整齐的衣服,端上一大碗面条,拿了两个刚编的垫子,插了门往肖大伯家走去。
肖老大家也还未用饭,老太太并几位女眷分食了菌汤面,李蜜的手艺又一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蜜丫头上前来让我好好瞧瞧你”,肖老太太虽然年岁大了,但身体十分康健,“上次见你还是个雪团子一般白嫩的小丫头呢,如今竟已经这般大了,看看这眉毛眼睛,真是吃什么仙果长的不成?德勇媳妇你们真是该偷着乐。”
因着知道李蜜是读书识字的丫头,老太太说话也文邹邹的客气,倒是听的大家都乐了。
李蜜今日穿着一件靛蓝色带白花的小袄,下面是一色的细棉罗裙,绑着两个双丫髻,鬓边一朵白花,这样一身暗淡的打扮反趁的她整个人更加出尘,昏沉沉的屋子里只她的小脸莹白透亮。
她嘴巴甜,一会功夫就哄的一屋子女人笑声不断,一听她想养鸡,二丫腼腆笑道:“那可真是太巧了,我家的母鸡正在抱窝,等小鸡出来了我给你送十只过去。”显见她对这个妹妹也是极有亲近之意的。
二丫是个圆脸个头不高的小姑娘,五官虽然寡淡,最但一双眸子却异常温柔,让人不由心生亲近。蜜娘对软乎乎的小姑娘天然就没抵抗力,忙迭声感谢。
“哈哈,蜜娘自去等着,这丫头既然答应你了,定会守着母鸡把蛋孵出来的。”肖老太太听到孙女的话也笑着应和。他们家里男丁多,女孩子也就农忙的时候到地里帮忙,其余时候就是在家里帮着忙活,二丫人细心,一窝母鸡被她照顾的跟祖宗一样,蛋都生的比别家多。
这头肖德勇两兄弟刚回到家里,一股鲜香味扑鼻而来。
“嚯,我今日是有口福了,偏一碗你家的好饭食。”肖三伯整日里在家吃大锅饭,今日这厨房里传出的味道实在让人口舌生津。
“看三哥你说的,为着我忙了一天,别的没有,一口粗茶淡饭定要管够的。”肖德勇把面煮好,给肖德奎稠稠的舀了一大海碗。
都是干力气活的农人,一碗热汤面配上清爽的泡菜萝卜最是对胃口,直到吃的尽兴,肖德奎才抹了把嘴巴开口:“老弟,我昨日跟你说的那个事情考虑的如何了?”
肖德勇苦笑一声,“三哥你看我家如今这光景,能有个活干就已是谢天谢地了,岂能再去挑肥拣瘦的,也多亏你这有门路,还能想着弟弟我,否则也只能干等着受穷。”
“怕啥,你好歹有个泥瓦匠的手艺呢,伺候庄稼又是一把好手,咱们这里少见干旱,又无大水,总归只要勤快就饿不死人。只这个活计它确实辛苦,所得银钱也不多,一个冬天基本都得猫在深山里,家里如何安排呢?”
李银梅身边是离不得人的,家里长辈在时,他农闲时还能帮人修房子挣点辛苦钱,这几年哪里都去不得了。幸而如今家里有了蜜娘,只要姑侄俩关上门安心度日,肖德勇自然也能放心出去做工。
进山伐木烧炭,人肯定辛苦,但多少是个进项。而且这个炭坊是镇上郑老爷家的产业,他们家的酒楼和金铺日常都需要大量炭薪,到了冬日炭火需求大,郑家便会雇佣一些农人做工,一季下来虽然工钱不多,但郑家还算厚道,允做工的人可低价买炭。
李银梅的咳疾天寒的时候尤其严重,需时常保持屋内温度,还不能有太大烟气,不然更是肺气不宁,这炭火就尤为重要,能低价买炭,对他们来说是个难得的好事。
肖德奎也替弟弟高兴:“如今有侄女陪着,平日里我也让你三嫂多过来帮衬,有什么重活大哥和二哥都能来搭把手,都是一家子人你别外道,咱两反正也是闲着,好好干上一冬,多少能攒几个钱。”
李蜜和姑姑用完饭后,正好碰见来接人的姑父,将大伯母挑来的小猪喽装在背篓里,和众人道别后,借着月色回了家。
小猪白白胖胖,刚进新猪圈还有些认生,哼哼唧唧的叫嚷着,等一瓢热热腾腾的猪食放在眼前,两头小猪争先恐后把头扎进猪食槽,快速的适应了它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