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 第5章 荠菜团子

第5章 荠菜团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让蜜娘去,不仅蜜娘去,我这个做妹妹的也要去,我娘去的早,想进我们李家的门还得问问我李银梅呢,我要让她给我嫂子磕头敬茶。”李银梅一锤定音,肖德勇好脾气的笑道:“好好好,咱们一家子都去,趁这机会再让阿泽的师傅给你把把脉,看下冬日里要不要换药方子。”

俗话说秋收冬藏,昨日上了一趟山李蜜可谓收获满满,虽然经历了两百年岁月变迁,但青冈林却没太大变化,山里哪些地方有草药,哪些地方爱长菇,哪边有野果子,哪里有竹笋这些李蜜都再清楚不过了。

如今时间紧,她得趁阿泽在家的时候多采一些草药,到时候拿到镇上试试看这个挣钱的路子可不可行。

天麻麻亮,李蜜从灶台里掏出昨晚埋的红薯,和阿泽两个人全副武装的往山里走去。

正屋,肖德勇兑了一盆温水端进来:“老婆子,眼见着天越来越凉了,我这几日抓点紧先把过冬的菜下到窖里,粮食和稻米都在地窖里,我留了六成自家吃,剩下的我都打算交给堂哥一起换些银钱来应急。”

“哎,都是我这身子拖累了,阿泽师傅和掌柜的那还得送些肉菜过去,家里还有好几张口等着吃饭,六成的粮能撑过这一冬吗?”李银梅今日又犯了咳疾,一句话没说完就是一阵咳。

肖德勇忙上前拍背顺气:“你看你,这又是操的哪门子心,今年地里收成好,玉米和高粱咱们就都留着自己吃,家里粮食不多了我抽空去给咱磨新米面,这一冬虽是难熬点但总不至于饿肚子。药铺那边你就更别操心,地里的果蔬都不要钱,我再趁着河里没上冻捞几尾鱼提过去,也算体体面面了。”

“嗯,你心里有成算就行,我就是白操心一回。”李银梅笑笑说道:“蜜娘昨日还说要去山上采药,没成想这么早就出门了。你说这孩子也真是能干,小小年纪做起活来比大人还麻利,心里也有成算,什么都安排的妥妥当当,比我做的都好,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早点懂事没什么不好的,雏鸟早晚都得长大,老话都说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还盼着阿泽也早点懂事呢。蜜娘这做饭的手艺真是没得说,以后呀你就好好养身体,家里的事就交给蜜娘,她有拿不定主意的你再指点指点,就当是提前享儿媳妇的福了。”

“净胡说,嘴上一点遮拦都没有,两个孩子还小呢,这些话让外头那些嚼舌根子的听去还不知要如何编排。”李银梅瞪了丈夫一眼,心里也松了口气,她精神头不足以往都硬撑着做,如今有李蜜帮衬她确实轻松了许多。

肖德勇吃完饭,打算先去地里把萝卜、红薯和芋头这些耐放的过冬菜下到后院的窖里,地有些远,一个人担太费时间,所以他准备去大堂哥家借车,顺便说说卖粮食的事情。李银梅收拾了半篮子八月炸,小半个野兔肉,又装了一碗李蜜腌的小蒜也跟着肖德勇一起出了门。

肖德勇说的堂哥是大伯家的小儿子肖德奎,年纪相差不大的两人在兄弟姐妹中关系最要好。大伯那一房人丁旺盛,家里光景要比肖德勇家好上许多。

肖德奎如今虽已有两个儿子,但仍旧和爹娘住在一起,家里两位长辈一向公正又有威严,家风是这一带出了名的严谨,而且因着家里男丁多,所以在靠山屯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

“呦德勇家两口子来了,快进屋吧,这天气越来越冷了,银梅你可得注意点,小心着了寒气。”说话的是大媳妇王翠兰,为人很是爽利,他男人有木匠手艺,日子过的不错,对亲戚街坊的都很是热心。

李银梅看到王翠兰忙把手里的篮子递了过去:“大嫂昨天两个孩子去山上摘的八月炸,拿给你们尝尝鲜,这东西软乎乎正适合伯娘的牙口。”

“这可是好东西,等空了我也上山弄点去……哎呦怎么还有兔肉呀,这可真是稀罕了。还有这小蒜腌的味儿真不错,卷热饼子吃正好,银梅你这心思真是巧。”王翠兰知道李银梅的性子,虽说这兔肉珍贵但她要是不收李银梅反而心里不爽利,索性大大方方收下,到时候另补给他们就行。

“兔子是泽哥儿山里套的,这孩子回来两天没个消停,吃食都是我娘家侄女蜜娘鼓捣的,我做饭啥水平嫂子你还不知道嘛。这孩子懂事心疼我呢,别看还没灶台高,这几日家里的吃食都是她张罗的。”

“蜜娘这孩子真是能干,随你娘家嫂子,也是命苦人,索性遇到了你这个做姑姑的善心。不说了不说了,闲了你把孩子带过来玩,家里这么多姐姐妹妹呢。”

李银梅感激的捏了捏大嫂的手“我晓得了嫂子,要是我不帮衬一把,这孩子就没活路了。我先进去看看大伯娘,等会去你房里找你打听个事啊。”

“嗨,你看我这么冷的天拉着你说这些,赶紧进屋去吧,等会咱两再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