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摄影师话痨的跟我聊天,扯东扯西的拉家常,还夸我跟小哥有镜头感,问我等会想拍什么样的照片,交流的很是热络。
第二个取景地是其中某一座风雨桥,临近水边,不管桥上桥下都只能看到一片乌泱泱来取景的人,还有走动的游客们,走上桥,鼻腔内充斥着脂粉香气,连左右吹过来的风都香喷喷的。
我们选好机位,小哥拎着一袋子饮料姗姗来迟,先拿出一瓶冰冰的柠檬茶给我,顺手给摄影师也递了瓶矿泉水。
一口冰水下肚,身上的温度顿时降下来了不少,我咕噜噜喝掉半瓶,摄影师向小哥道谢,小哥颔首回应,两个人像俩走流程的客服。
接下来的拍摄过程就很迅速了,在风雨桥完事后去芦笙场,小哥全程都不用怎么摆姿势,往那一站就很出片,用摄影师的话来说,他这张脸就是个艺术品。
我在群里跟他们原话复述,胖子说可不是,天真偷拍的丑图,只有小哥的照片是一丁点都不丑,有他的脸撑着,即使捡鸡屎也会捡的很有格调。
我说:“你们什么时候让他捡鸡屎了?”
胖子:“……”
胖子:“TD。”
拍完照,摄影师说我们可以继续穿店里的衣服,关店前还回去就行,成片十五个工作日出。
穿着苗服还挺能融入苗寨风景的,我跟小哥就暂时没换下来,用自己带来的相机拍了几组照片,期间还赶上芦笙场的苗族歌舞表演,最后有个共舞环节,小哥和我都被苗族妹妹拉上去跳舞了。
我左边牵着小哥的手,右边牵的陌生女孩子,一大群人转圈跳很简单的踢腿舞,听着周围不绝于耳的银饰碰撞声,少女青春洋溢的笑声混合其中,被风高高的扬起,心情也不自觉变得开阔而晴朗,跟着一同笑闹。
开开心心玩了两个小时,尽管还没到最晚归还时间,不是自己的衣服终究穿着不大舒服,跳完舞我俩回店里把衣服还了,妆没卸,跟原本的常服有些格格不入,但满大街都是我们这样带着妆游玩的,也没什么不自在的。
苗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逛主干道很快就能逛完,两边街道是饭店和写真店,再往上是石头楼梯和民宿,在大大小小的店铺中夹杂着零星几座本地人的寨子,但无一不是大门紧闭的状态。
晚饭吃火锅,没选酸汤,直接上重庆鸳鸯锅,两锅交替吃,牛肉我就涮了四盘。
晚上的苗寨热闹不输白天,有不少卖工艺品的小摊都出摊了,我想起木安明里暗里抱怨我俩不给他们带特产的事,在小摊上买了几件纪念品,都是些手工的小玩意儿,我就没特地邮寄回杭州,准备放行李箱里亲自给他们背回去。
散步消消食,后半夜景区还很热闹,夜色已深,我们回到酒店,小哥先去淋浴室洗澡,他不泡澡,我干脆用浴缸清洁剂把浴缸里里外外洗刷一遍,放好热水,看到浴室旁边有浴球,差掉一颗放进去,感觉温度可以就慢悠悠地躺进去了。
浴缸有按摩功能,我躺在浴缸里,看窗外的车水马龙,走路一天的疲惫都被热水浸泡掉了,身体软绵绵的,仿佛坠进云里,飘飘然的要起飞。
我把沐浴露打出泡沫,放在水面上捏泡泡,捏一会就有点困困的,浴缸设计有放脑袋的地方,我彻底躺平,把头靠上去,看着天花板思考人生。
门外传来走路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吹风机呼呼吹响的声音,我仰起头,脑海里有什么念头在缓缓飘过,似乎是些不值得一提的感慨。
出来玩无疑是放松的,我也不想思考什么令人伤感的东西,闭上眼睛,把莫名其妙的思绪都赶出脑外,我翻个身起来刷朋友圈。
看到室友已经更新在海边玩的照片,晚秋的天气还能穿泳装玩水,她们应该在很南边。
我在评论区问她们去哪里玩,等待回复的间隙,我靠着浴缸发呆,什么都没干就这么盯着浴室的墙壁看。
没多久,外面的吹风声停了,走动声渐渐靠近,直到玻璃门上映出一道高大的人影,小哥轻声唤我名字的声音才迟迟响起。
“我在!”我高声回道。
“好。”
听到我回答,他淡淡的回应,影子浮动,像是要走开。
我想到有泡澡太久把自己泡缺氧晕在浴室的新闻,估计是小哥半天没听见我的动静,担心我才过来问问。
一时感到窝心,但这场景不适合我冲出去亲亲抱抱他,于是我叫住他,问道:“明天几点出发?”
小哥的身影果然顿住:“你睡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