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便贴了一个出售的公告,叶苑瞥了一眼,便叫马车夫停下。
杨桃替她开了门,她走进这院子,果然很大。进了别院便是放书的书间,与寻常不同,楼阁很高,这里像是一个藏书阁。
角落中突然传来一声轻咳,一个穿戴朴素但整齐的书生正在那里整理书籍,脚步声扰乱了他的思绪。他虽穿着破旧,但好在整洁。
“二位可是来买书的?”
书生原本没看清楚,这会儿见到是两位女客,感到很新奇,惊讶了一下。
“不买书,看到你挂了出卖的牌子,便进来看看。”
书生苦笑着,放下了手中的书,开始给叶苑介绍,他并未显得很心急,却隐隐带着一股丧气。
原来这书房原是他祖上的资产,一代不如一代,他想要考取功名,便打算把这份祖产卖掉。
叶苑并未急着问这房子的事,反而好奇:“按理你户籍在京中,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书生叹了口气:“姑娘有所不知,我原本也想留在这京城的,但京城之中官官相护,并没有我施展的地方。我这满腔热血啊,便在这时间里消磨下去,全都荒废了,就和我这书屋一样。姑娘若是想租这屋子,我便宜卖给你。”
杨桃劝说起叶苑:“姑娘心中想要的是开药膳铺子,这里并不合适啊。”
书生恍然大悟:“姑娘若是要开药膳铺子,确实不合适,这里没几家商户。”
“不,我其实不过是想做些生意糊糊口罢了,倒也不拘束于做什么。”
叶苑仔细地扫视了一眼这书阁。
虽然光线昏暗,但那是因为那些书摞得越来越高,将光线阻挡住了,若是移开一些,倒显得亮堂一些。
叶苑走近些,看着这些书的编排。这些书因为是被继承下来的,所以很多都是孤本,与市面上流通的不同,虽然有些过时,却另有新意之处。
她随手一抽,便抽出来一本名家画师的孤本,再一看又看到了自带注释的四书。她细细翻着书上的注释,不知出自哪人之手,但读完便深受启发。
叶苑终于笑了出来,她合上了书:“这书院我买了。”
杨桃从口袋里拿出银子递给了书生,书生慌乱地接下。
书生不好意思地说:“姑娘真爽快。”
“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我需要你将这里的书整理好,重新分门别类。”
书生心中冒出一个问题:重新整理完呢?
“整理完之后,便向外借阅。”
书生微微一愣:借?
这些私人典藏实在珍贵,往往珍藏在私人书局,从不外借,只供主人们赏阅。书生便是抱着这般的心思,等待着有人家来收购他的书局。
“姑娘可要想清楚,我怕你亏钱。我之前不是没有将几本孤本拿出去卖,但实在难以卖出,那大户人家的少爷老爷,寻常也不会出来买书的,更别提要借阅了,借一次又能有几钱?”
叶苑一锤定音:“若是亏钱,我会承担,还未问你姓名……”
书生连忙说:“夏江。”
她们两个上了轿子,刚要起轿走了没一会儿,便有人来了。
原来是那牙人又反悔了。
“姑娘啊,若你诚心想要,我倒是可以给你减些银两。”
叶苑:“我已租下别院了。”
牙人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偏僻的地方,能租哪里啊?
他脑子一转,便想到这里有一户祖宅,是那书生的。
他嘲笑道:“可真是好笑呀,姑娘要真是穷酸,也不必租那书生的房子,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要做药膳生意,那定然是要赔本的。”
杨桃竖起了眉毛,十分生气:“说谁穷酸呢?买卖不成仁义在,你这是如何说话的?我们还没开张,你便咒我们亏!”
牙人冷哼一声,连敷衍都懒得敷衍,便离开了。
叶苑见杨桃还是一脸郁结,主动安慰:“何必同他计较?到时候我们越办越好,自然打他的脸。”
杨桃听到自家小姐如此不慌不忙,才笑了。
“他们虽然满口胡言,但有一句话说的对,我们现在是寄人篱下,若不想主动权在别人手上,便该自己掌握。”
回程时,天色已经接近傍晚,叶苑让马车夫加快速度,赶在太阳落山前回到了将军府。
若是之前还是小打小闹,这次便是下定了做些生意的决心。
她不方便总是出门,便常用信件和夏江来往,这信件持续了一段日子。
每日午间,她便坐在书桌前执笔给他写信,纸上又叮嘱了许多事项。
同时也收到了借阅名录,那名录原本只是薄薄的一张,后来越来越厚。
“姑娘查这名册干嘛?”
屋内已经点燃了蜡烛。
叶苑轻轻揉了揉眼角:“找个人罢了。”
不过杨桃也打趣道:“我瞅着姑娘多日来忙碌,钱也没变多,反而花得快见底了。”
“没有舍,哪有得?”
叶苑同她说完,便又继续罗列。
夏江已经将那书院的书摆放好了,也陆续将书借了出去。这花几文钱便能借到书的地方,靠着口口相传,在那穷书生的圈子中传开了,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夜微凉,她睡下,第二日清晨便再次出门了。
马车再次来到那熟悉的街道,此时倒也没有了书院往常的荒废景象。
书房中添置了一些东西,布置得极为雅致,有一位书生在那字画面前站立,久久地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