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长安不见春 > 第5章 第四卷·满城春色宫墙柳

第5章 第四卷·满城春色宫墙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子妃,太后在屋内等您。”一个年近半百的宫女向谢杳见礼。

谢杳回礼,“您就是慈宁宫的掌事女官赵嬷嬷吧?”

“正是老奴。”赵嬷嬷闻言一笑,帮谢杳打开了门。

谢杳不再耽搁,走进屋内。

“臣女拜见太后。”谢杳正要跪下去,就被一双温暖的手给扶起。

太后面色和善,“杳杳可有好些?”

“回太后,臣女无碍的。”谢杳一时间有些失神,太后慈祥的面容让她莫名想到未曾谋面过的祖母。

“莫要和予这般生分,你兄长出生时予还抱过,你便同太子他们一样,叫予皇祖母吧。”太后拉着谢杳一同坐了下来,“你就在慈宁宫好生住下,有皇祖母在,看谁敢动我们杳杳!”

谢杳轻快地点了点头,“谢杳谢过皇祖母。”

安乐殿内,陈设似是最近才被人改过,换成了清新素雅的风格。殿内的物件,也都纤尘不染,打眼一瞧就知是新的。

“小姐,你说这是太后授意,还是……殿下授意?”棠梨悠闲地整理着自府内带来的衣物,打趣道。

谢杳瞥了一眼棠梨,闭口不答。

她转头望着四角宫墙下露出的那一角天空,感到有些怅惘。祖父已离去多年,如今一切都变了模样,他们慢慢长大,也慢慢失去,唯一不变也幸而不变的是长安,这座承载了万千人生的城池。

前路难测,只能且行且看,谢杳有预感,自己不会在这儿待太久的。

没过多久,谢杳就收到了一个令她头疼的消息——待她痊愈后,她也要与皇子和公主们一样,同往尚书堂学习。

谢杳两眼一闭,躺在床上。

棠梨见状,连忙跑上前询问:“小姐,可是伤口又疼了?”

“没有。我倒是希望它疼了。”谢杳生无可恋地回答道。

门外的元序听了这番话,忍俊不禁,放轻脚步,转身悄悄离去。

谢杳的伤口愈合得很快,这也意味着尚书堂学习的日子就这么到来了。

今上的子嗣并不多,只有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其中端淳公主元承锦不过九岁,三皇子元康刚满六岁,也就只有太子、二皇子和永乐公主与她年纪相仿。

如此倒也不难应对,谢杳的脚步不由得轻快了许多。

“太子妃请留步。”

谢杳闻声回头,来人一身玄紫色锦衣,气质华贵。

“二殿下。”谢杳见礼。

“本殿与太子妃从未见过,太子妃何以认得出?”二皇子元庆勾了勾唇。

“谢杳不才,只是素闻二殿下喜爱这玄紫之色,斗胆一猜罢了。”谢杳坦然相告。

“太子妃何必自谦呢?尔乃是皇祖父钦定的太子妃,令尊是大晟的江宁侯,令堂是大晟的飞燕将军,令外祖还是淮南节度使。太子妃,尔绝非泛泛之辈!”元庆咄咄逼人。

“二殿下所言非虚,但恕谢杳不能苟同。这些亲人确与谢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谢杳终归只是谢杳。”

元庆没出声,似是在等她继续说下去。

谢杳付之一笑,缓缓开口:“谢杳斗胆一言,当今圣上是殿下的父亲,皇后是殿下的生母,殿下的祖父是太祖皇帝,祖母是太后,外祖父是大晟的国公,威望堪比一国宰辅。可这些都是他们的名望,二殿下不过只是二殿下而已。”

“不过只是。”元庆抬眸,“太子妃当真有趣!”

“哥哥,你怎得还在这儿?”

一个身着月白色广袖襦裙的女子,步态端庄,举止优雅,自元庆身后走上前来。

她目光一转,望向谢杳,细声细语地问道:“这位是?”

“见过永乐公主,在下谢杳。”

谢杳的目光扫过公主的衣裙,心中暗叹:竟有人同哥哥一样,也喜欢这个颜色。

“这位便是太子妃。”元庆在一旁介绍道。

永乐公主向谢杳施了个礼,回身望向元庆,“哥哥,我们快些走吧,别让太傅等太久。”

谢杳倒是不甚着急,这位太傅说来也是与她关系匪浅——太傅顾怀川,汴州人氏,是她祖父的得意门生。无奈谢杳生得晚了些,时至今日还未曾与他见过面。

见二皇子和永乐公主渐渐走远,谢杳不由得加快脚步。她可不想最后一个到,那样传出去怕是会被人说不把皇家放在眼里,又是一场无妄之灾。

尚书堂下了学,顾怀川叫住元序和谢杳,让他们留下。其余的皇子和公主纷纷敛了东西,依次离去。

元序和谢杳等在原地,待人都走了后,起身来到太傅跟前。

“阿杳都长这么大了!”顾怀川欣慰地望着谢杳。

谢杳闻言,微微一笑。

顾怀川侧目,嘱托元序:“殿下,阿杳孤身一人在这宫中,你要多帮衬她。”

“老师放心,孤定会照看好她。”元序神情认真,笃定地说道。

春来夏往,秋收冬藏。

宫中的日子,就在尚书堂日复一日的朗朗书声中过去了大半,像是一潭死水,泛不起一丝涟漪。

可就算如此,谁又能说这样的日子不好呢?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平静的生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