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长安不见春 > 第3章 第二卷·拨雪寻春

第3章 第二卷·拨雪寻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话音刚落,就听见砰的一声,雅间的门被人从外面大力推开,一个身披桃红色绣花斗篷的少女闯了进来。

“太子哥哥!你究竟在这里见什么人?为何失约不去府里的宴席?”少女生气地望向他们,眼中满是对谢杳的敌意。

元序敛了笑意,向谢杳介绍道:“这位是薛国公府的三小姐薛蔓儿。”

谢杳忆起姑姑同她说过的话,“大晟的薛国公薛凌寒,洛阳人氏,乃当朝皇后的父亲,其位高权重堪比一国宰辅。倘若不是朔光帝废除了旧制,不立丞相,他无疑是大晟朝堂人人推举的首选。”

谢杳起身,“薛三小姐,幸会。”

薛蔓儿不屑地回礼,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心中暗想:这般好看的女子接近太子哥哥,定是别有用心。

她正欲开口刁难,却见谢杳忽地转过身,落落大方地对着太子说道:“太子殿下既有事在身,谢杳就先行告退了。”

“谢杳?”薛蔓儿惊愕地望向谢杳,口中喃喃,“你是谢杳?”

“放肆!”元序用力将茶杯往桌上一摔,冰冷的目光中带着彻骨的寒意,“太子妃的名讳岂是你能叫的?”

不止薛蔓儿,就连谢杳都被元序这番举动弄得动作一滞。

大晟太子素有温润仁德之名,传闻至今还从未说过他有与何人争执,亦或是动怒。

“国公府的宴席孤未曾应过,谈何失约?”元序丝毫不留情面,“倒是你骄纵成性,无礼至极,国公府就是这般管教后人的?”

薛蔓儿被说得哑口无言,眼泪在眼眶打转。

“收起你那些歪心思,孤对你的容忍到此为止。”元序一字一顿地说道。

薛蔓儿见心思被点破,终是按捺不住,也顾不得其他,哭着跑了出去。

君王之怒,若雷霆万钧。

谢杳望着薛蔓儿落荒而逃的背影,无奈轻叹。

门外的苏木和棠梨见状都不敢言语,大眼瞪小眼地望着对方。苏木心下一横,伸手关上了门。

谢杳深吸了一口气,抬眼望向元序,“殿下何必动怒,她年岁尚小,不懂事罢了。”

“年岁尚小又如何,孤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孤的太子妃他们怠慢不得。”元序迎上谢杳的目光。

“殿下素来温润谦和,此事若传扬出去,怕是会误了名声。”

“孤不惧。”元序豪不犹豫地说道。

“殿下可以不惧,但谢杳却不能推脱,是谢杳之过……”

“昭昭。”

谢杳眼睫微颤,少年声音温和,一如多年前在江宁时他唤她那般。

“你我之间何以如此生分?”元序的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谢杳默不作声,心中五味杂陈:大概是因为时间?身份?权力?又或许是这所有的一切,把他们从儿时的亲近一点一点拉到如今的距离。

两人纷纷落座,相顾无言,惹得门外的苏木和棠梨好一阵担心。

苏木焦急万分,殿下今日怎么回事,明明一直盼着能见到太子妃,怎得一见就哑巴了。

棠梨心中也犯起了嘀咕:太子殿下刚动完怒,小姐怎能这般直言不讳。更何况殿下还是为了小姐好,小姐倒像是全然未领情。

月见端着食盒,还没走到门口,就瞧见这一左一右满面愁容,好似霜打了茄子般的两个“门神”。

她忍俊不禁地走近,苏木和棠梨同时抬头,望见来人是月见,如蒙大赦。

月见轻轻叩门,在屋内的人应了声后走了进去。

“见过太子,太子妃。”月见施完礼,提着食盒走到谢杳跟前,“这是太子殿下托师父给你做的长寿面。”

谢杳大惊,月见阿姊怎能在太子面前称姑姑为师父,难道……元序早已知晓姑姑的身份?

月见知她所疑,迎上谢杳的目光,向她眨眼示意。

“月见告退。”

月见转身极快地退出了雅间。

“快吃吧。”元序拿起茶杯给谢杳倒了一盏茶。

“谢殿……”

元序猛地抬眼,硬生生把她的话给噎了回去。

谢杳垂眸,思绪翻涌,若不是太子相邀,她很难来到红尘楼。

她到长安后的这段日子虽然顺遂,但难保不会有人暗中监视,因此她的一举一动都慎之又慎。她远离故土,心中难免思念与她同在异乡的姑姑,却也只能忍耐,不然只会给姑姑招致祸患。

这所有的艰难与荆棘,都被太子化为乌有,成了合情合理的坦途。

她用余光偷偷瞥向元序,少年姿容如玉,威仪秀异,容貌可以称得上是冠绝天下。更难得的是,他的眼眸清澈纯净,透着悲悯,如山间清泉,不染纤尘。

“嗖——砰——”

烟花跳跃升空,绽放出流光溢彩,点亮了长安的夜空。

谢杳透过雅间的窗子望出去,刚好能看到烟花的全貌,没有一点遮挡。她肆意地笑着,像是卸下了所有的重担。

这笑容映在元序的眸中,让他久久不能移开目光。

在无人知晓的一隅,少女欣喜地望向天空中盛放着的焰火,在她身后,少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少女,眼中亦满是欢喜。

谢杳转头,迎上元序来不及收回的目光。她望着少年灿若星辰的眼眸,心念微动。

“生辰快乐!”元序粲然一笑,“愿昭昭,岁岁不独往,年年胜今昔。纵世事难平,亦不萦于心;纵四方难往,亦不辍于行。”

谢杳垂眸,眼底弥漫上一层雾气。

焰火不绝于耳,响彻整个长安东市。

趁着声响,谢杳轻声说道:“谢谢你,太子哥哥。”

“什么?”

红尘楼内外皆是一片嘈杂,元序没能听清谢杳后面的话。

谢杳笑着摇了摇头,不欲再重复。

夜色阑珊,已将近戌时,再过半个时辰就是宵禁的时间了。元序担心途中生变,执意将谢杳送至谢府门口。

马车刚一停稳,元序就立刻起身,抢先走了出去。

谢杳不疾不徐地跟在他后面,只见元序蓦地停住脚步,伸手把她护在身后。

谢杳眉头微蹙,下意识摸向腰间的软剑。

“苏木!”元序声色俱厉,“去查清楚是何人所为。”

谢杳环顾四周,不只谢府门前,整条巷子都是一片狼藉。

元序之前亲手挂在树梢上的灯笼被全部撕碎,散落在地上。

元序的眸中满是担心,谢杳却好似意料之中,神情从容。

“这几日一定要多加留意,小心为上,我会派侍卫暗中保护你们。”元序叮嘱道。

“无妨,此番应该只是个警告。”谢杳神色淡然,“这里离长安东市不远,他们也不敢闹出什么太大的动静。”

元序离开后,谢杳又折返回来。

小巷恢复了原貌,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她随意一瞥,慢慢走到一棵柳树旁,俯身轻轻拾起一片被遗落下的灯笼碎片,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果然有人按耐不住了,可这幕后之人会是谁呢?

雨水之后,谢杳依旧隐于府内,不与长安任何世族来往。

时至清明,她来长安已三月有余,这里总算有了入春的迹象。府内的海棠树露出了嫩芽,梁上有几只新燕筑巢,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

谢杳勾唇一笑,“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正是好时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