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朔十一岁那年,便在京城的诗文诵对中拔得头筹。十二岁二月初春,在京郊亭中写就的《飞云赋》意外被使臣捡到传到南楚,便有了大梁之士文采斐然之说。这些美谈传回境内,言朔得陛下亲见奏对,引得翰林学士喝彩,陛下一高兴便给她封了县主。
言朔仍记得那时梁帝端坐在龙椅上,笑眯眯地着看向她:“言朔,你既然文采超群,那你自己说,想要个什么封号?”
言朔抬头看了看父亲的脸色,心中忐忑不安。一般来说,亲王之女才能得封县主,最次也得是郡王的女儿……所以到她这里,无论是以地名命名还是什么历史美名,用来都显不妥。
她不敢造次,恭声回答:“还请陛下定夺。”
梁帝似是满意地微微眯起眼睛,缓缓说道:“朕听闻你自小酷爱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爱读书是好事,可这‘书山’二字却有山高路远的险峻意味,不妥。依朕看,就叫‘云书县主’,愿你饱读诗书,云游天下,如何?”
陛下越想越觉得这个封号合适:“哈,而且此文刚好便是赋云成书,云书……倒与她也相配。好,”他转头对旁边的高公公扬声说到,“就叫人拟旨,封言侯长女言朔为云书县主!”
言侯与夫人听闻旨意,虽喜上眉梢,但心里也明白,女儿以后的路,只怕会更难走。
不过月余,云书县主的名号已在京中传遍。小殊、霓凰和景琰几个好友也不知多少次一本正经地唤她“云书姐”。
小殊:“云书姐!”
霓凰:“云书姐!”
景琰:“……”虽然不明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却也还是跟上:“云书姐!”
见言朔听出了他们的调笑之意,正要一个暴栗袭上脑门之际,小殊迅速转移了话题:“清明将至,陛下说好了他若得空,要带我们一起放风筝的,云书姐……咳咳,朔姐姐,还有霓凰景琰,你们也都会一起来吧?”
景琰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低声道:“我就不去了,父皇……他没说我可以去。我还是去找祁王兄吧,他让我平时多去找他的。”
小殊拍了拍景琰的肩膀:“那明日我家的骑射课,景琰你可一定要来!父亲为我物色了一位绝好的骑射师傅,听说他年前刚从少林来到京城的!”
那是言朔第一次听说关于蒙挚的事情。
据说他是曾在北境常年驻守的蒙将军的儿子,出生在军营里,母亲也是一位巾帼英雄。但六年前,将军在北境前线牺牲,夫人因哀痛过度患了眼疾,无法再上阵,又把儿子送到了少林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