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快点!吃苦了吃苦了!进来烤火!”门口走出来一个身穿棉衣的短发老人。
裴清下车一把抱住老人“奶奶!”
“哎哟!瘦了瘦了,要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别就爱吃那零食。”
“奶奶好!”
“奶奶好!”
车上几人下来打招呼
“好好好!都好都好!快快快,进屋,进屋热乎些!”看大家还想拿行李,裴奶奶连声说“明天拿明天拿,放在禾场里不会跑了,这天气太冷了,先进屋!”
屋里还有个有些驼背的老人,刚在火堆里加好柴,拍了拍手抬起头听到声音后看向门口
“清儿、澈儿,回来啦!”
“老焕!”
“嘿嘿嘿嘿,这孩子,没大没小!”老人笑呵呵的带着众人坐下“来来来,椅子都擦干净了,赶紧来烤烤火。”
烤火房里围着火堆,排了一圈椅子,每隔两把椅子中间,就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像是辣椒萝卜的拌菜,盘子旁边还有两碗,一个碗装的红薯片和炸锅巴,另一个装的瓜子、花生。
一圈椅子旁边是一个一米长宽的方形桌子,桌子上放了好几个碗。
“这是我奶奶,这是我爷爷。”
裴清给众人介绍完,又跟爷爷奶奶说“他们都是我在晋美的朋友,第一个是康贝、旁边是李婷、这是陈森、这个是温珺璐。”
“你们好你们好!”奶奶边打招呼边拿出开水壶,把每个碗都添上开水“这开车吃苦了,好累人的。来来来,喝碗茶热乎热乎。”
说完,裴奶奶便端起一碗茶,递给一旁的康贝。“托住碗兜,小心烫手啊!”
“奶奶,我们自己来自己来!”
“坐好坐好!”
“哇!这个好辣!嘶——哈——”李婷师姐夹了一块辣椒萝卜,不知道是离火太近热的还是被辣椒萝卜辣的,整个脸红彤彤的,感觉快冒烟了。
裴奶奶赶紧递过来一杯凉白开,“哎哟!想的你们不吃辣,我还专门找的不辣的那坛子菜。来,簌簌口!”
“你的不辣是湘省的不辣,不是广省的不辣。”
听到裴爸爸的吐槽,大家一阵“哈哈哈哈哈”
不一会儿,裴爷爷拿了好几个脸盆过来,每个脸盆里一个毛巾“等会儿完茶泡个脚,穿上拖鞋舒服些。”
“谢谢爷爷!”
“太客气了,这帮伢子就是礼貌!”
“爷,你脸都笑烂了!”裴澈看着自家爷爷这眼睛笑成一条缝忍不住说
“你没好话讲了!”
喝碗茶,麻麻利利泡脚换鞋,还换了家里去年的旧睡衣。
“奶,床铺好了不?”
“铺好了铺好了,打了通铺,被子都晒了好几天。”
裴清老家是一个一层两间房、一个大堂屋、一个偏房和一个带烤火房厨房的老房子,爸妈一间房,叔叔婶婶一间房、爷爷奶奶住偏房。除了偏房,每个房间都有两张床,方便来客了睡。
后面看叔叔婶婶也常年不住家里,每年回来过年还都睡在婶婶娘家那边,爷爷奶奶也就搬到了叔叔婶婶现在的房间里。
婶婶是独生子女,在裴清印象里,叔叔婶婶好像没有回家过年过,因为婶婶的爸妈都在广省打工,一家租了个老院子。老家长时间不住人已经破败,外出几年后也就干脆留在广省过年了。
叔叔婶婶的房间基本没人住,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摆酒的时候拿来当客房。
小时候爸妈外出打工,爸妈房间离爷爷奶奶睡觉的地方远,常年没有大人睡觉显得十分冷清,久而久之裴清和弟弟都从爸妈房间转到了爷爷奶奶睡觉的房间了。裴清跟奶奶睡,弟弟爷爷睡。爸妈的房间基本用来招呼客人。
后面裴清读小学后,想自己一个人睡,但爸妈的房间睡一个人又感觉空空的,于是裴清就住到了偏房,平常自己一个人睡偏房,有时候打雷天就跟着奶奶一起睡。
烤火房在厨房后面。
裴清跑到自己房间,看到整个房间被分成了两边,每边都用长凳子和木板铺成了床。
大家跟着裴清进到房间后,入眼的是两面墙旁边的两排床,每排大概两米宽,三米多长,还能看到长凳的腿。
两排床中间是两张拼一起的桌子,正好两边的床可以当桌子两侧的椅子,靠墙的一侧,早已放进去一把椅子。
椅子后面有两个截柜子,一截应该是放衣物的,看不到里面的东西,另一截放了各种奖杯、奖牌、荣誉证书,柜子后面的墙上也贴满了优秀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期中、期末、月考等各种考试的奖状。奖状墙中间钉了颗钉子,连着对面墙,中间用铁丝勾了个床单,给两排的床做隔断。
“不好意思啊,老家房间不多,大家睡一间房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方便,只能劳烦将就将就将就了。”
“没事儿!这不是有帘子隔着吗!没事的没事的!”
“对呀!又不是睡一张床,再说了,我们几个人睡一起还能聊天呢!”
“哎!快快快!我要睡这边!我先眯会儿!”说完李婷直接上床找了个地方
几人一晚上没正儿八经的睡觉,累到这时候都困得不行,洗漱完后几乎是倒床就睡。
裴清醒来的时候看手机已经是九点多了,帘子已经拉了起来,对面床上陈森和康贝已经不见人影,被子铺得整整齐齐的。
自己这边李婷也已经起床,温珺璐开车耗神太厉害,还没醒。裴清轻手轻脚起来,到厨房看到奶奶在择香菜,车上的行李被放在大堂屋里,爸妈、李婷、康贝、陈森等人已不见踪迹。
裴清不解“奶,他们人呢?”
“哎?刚还在这里的呢!”被裴清一问,裴奶奶也好奇了,刚刚明明人还在眼前的,怎么没看到了?
裴清围着房子找了一圈,终于在后面的竹林子里找到了几人
“你们在干嘛?”
“爷爷说带我们挖冬笋。”
“哈?这你们也信?”
“什么叫这也信,你莫小看我哦!”
“听你这语气,是挖到了?”
“挖到了几个小的。”
“还挖了点蚯蚓,准备明天去钓鱼呢!”
“你们安排得挺好的。”
“哈哈哈哈!入乡随俗嘛!”
不一会儿,禾场里传来摩托车的声音,裴爸爸和裴妈妈回来了,手里提着当地非常有名的牛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