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好记甜品 > 第70章 盲盒

第70章 盲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月的江陵正值盛夏,阳光明媚,万物昌盛。人要是在太阳下站上片刻就觉得浑身发烫,面干口燥。

但今日不一样,临淮楼前拍了十几米长的队伍。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对高空烈阳全然不见。

“林府老太爷过寿,请了大晏最有名的戏班子——童家班在临淮楼连唱六天大戏。好安你领的什么时候的票?”隔壁卖成衣的荀娘子问道。

原本是什么时候想看就什么时候去。但架不住童家班太过火热,第一天平陵的百姓差点把临淮楼挤炸,还闹出了踩踏事故,差点闹出人命。

林府免费请听戏本就图个吉祥如意和好口碑。但现在看来不行了,要是闹出人命得多晦气,说不定还会沦为其他大户人家的笑话。

要是收回的话也不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半路反悔的一样有损名声。

当天,童家班和林府就想了个法子,凭票观看。

想看的百姓可以去贺家名下任意一家铺子免费领票。今日的领完了就领明日的,明日的领完了就领后日的。

这个方法刚出来的时候造人唾骂了,但一天下来,大伙就发现它的好处。

不用为了有座位提前去挤,以前上场没结束,想看下场的人就要在门口守着。一场戏半个或一个时辰的话得花上翻倍的时间才能看到。

现在只要有票就肯定有座位,到点了去排队就行,不仅方便还节省了时间。

“我们是戌时四刻的票。”好安说道。

好昕最近也转学到江陵,所以去看戏的是她、好昕和谢宗林。

荀娘子看了看自己的票,她是酉时,极好的时辰。靠近傍晚,热气减半,但天色还早,四下敞亮观看效果比戌时的要好。

可自己今天太忙,晚上怕是都不得闲。偏偏自家的儿子就是今天要去看。荀娘子扭不过,便问好安能不能带他过去一起看。

“行啊。”荀娘子的儿子比好昕还大些,也不个上房揭瓦的泼猴。到时候坐在一起,两个大人看两个孩子完全没问题。

“那真是太谢谢了。”荀娘子欣喜道:“你等着,我现在就给你拿票。”

说是拿票其实是换票。

荀娘子的票时辰好,出去换个戌时的十分容易。

再回来时,荀娘子除了票还带了一袋子瓜子花生。

童家班的戏免费,临淮楼的花生瓜子可不免费。

好安也没拒绝,调侃两句便笑着接下了。

时辰一到,荀娘子儿子荀睿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来了。

“睿哥,你的衣服上还有小人。”好昕稀奇道。

这年代可不是现代社会衣服上什么图案都印。印小人这种设计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荀睿捧着衣角的花纹,珍惜道:“这可不是小人,是李淑文!”

李淑文是童家班最出名的花旦,甚至可以说是童家班的招牌。

好安挑了挑眉,赤裸裸的周边!

荀睿小小年纪,还挺上头啊。

好安四人来到临淮楼时天色已晚,但临淮楼前挂着十数串灯笼,照的灯火通明。

嚯!好多个荀睿。

准确说是好多个穿着和荀睿衣服一样的人。

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眉飞色舞、神情激动。

荀睿也很想过去和他们交流,但今天出门去娘亲千叮万嘱让他收敛,别给好安姐添麻烦。

所以荀睿硬生生忍住没上前去,但双脚还是忍不住在原地雀跃地蹦了几下。

这个李淑文这么大魔力吗?

好安大概数了数穿同款衣服的人。

一二三……

四五、四六、四七……

一个平陵,一场折子戏就这么多同款,那全国得有多少同款!

这家布行赚发了!

四刻一到,众人进场。

临淮楼是平日里平陵最大的茶楼,但除了是茶楼,也可以用作其他。

有人包场办席面就是酒楼。有人包场办唱戏就是戏楼。

好安给作为茶楼的临淮楼的送过点心,也给作为酒楼的临淮楼送过生辰糕。楼里什么模样她一清二楚。

可今天算是大变样!

一楼但凡有空隙的地方都摆上了桌椅,地上也铺上了红毯。二楼三楼她看不到,但二三楼的扶栏上都挂着寿联和寿幛。

舞台也比往日宽阔许多,两边的架子都被搬走,三面敞开,一面做后台。

后台上除了悬挂红绸,正中间还有一扇“寿星图”屏风。

两边数排红烛照的楼内亮如白昼。

等众人坐定,后门又塞进来几个没票的人,折子戏便要开始了。

人未出,声先响。

鼓锣点、丝竹乐。众人“唰”一下安静下来。

好安瞄了一眼荀睿,只见他两眼发光,一动不动的盯着舞台。

今晚唱的是《蟠桃会》,讲的是王母设蟠桃宴,邀请八仙前来祝寿。八仙在渡海时,韩湘子被金鱼仙子抓住。八仙向天宫求助,天宫派下天兵天将救出韩湘子并斩杀金鱼仙子。最后众仙再蟠桃会上为王母贺寿的故事。

好安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听过戏,纯粹是为了陪好昕和谢宗林来了。

一开始只觉得咿咿呀呀的烦躁无聊,等何仙姑出场时,四周传来轻呼声。

她知道了,大明星李淑文出场了!

好安对戏剧不感兴趣但对大明星感兴趣。她目光盯着何仙姑,想看看大明星何等风姿。

结果看着看着就入迷了。

金鱼仙子抓走韩湘子的时候好安也跟着紧张了一下。然后八仙和金鱼仙子的打斗、威武正义的二郎神和金鱼仙子的对战都精彩绝伦,看得好安激情澎湃。之后蟠桃会上众仙贺寿的场面也布置的富丽堂皇,让人大饱眼福。

随着最后一声锣鼓余音的消散,临淮楼内一片寂静。众人像是从一场梦里苏醒,坐在楼里久久不愿离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