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恩遇当前进食任何食物都感觉味同嚼蜡,至于蜡的滋味究竟如何,他并不清楚。他仅凭菜肴诱人的外观,便随兴赞赏道:“味道应该不错,你尝尝。”
乔逸的目光落在那只递来的烤肉串上,仿佛它承载了千钧之重。这份沉重并非源于他对夜宵的忌讳,而是因为卓恩遇那句话——“味道应该不错。”
他以为自己赢了,其实他输了。
他不应如此草率行事,明明卓恩遇失去了味觉,却依旧选择了烧烤。
或许,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已经在他艰苦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他已经在困苦中挣扎,自己却还试图逼迫他做出改变。
“哗啦!”一声响,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烧烤瞬间洒满了那片洁白无瑕的地板。
卓恩遇手里那串鸡翅还没吃完。
“不吃了。”乔逸烦闷的站在一边,语气有些失落,“早点休息,有事随时叫我。”
话音刚落,他不敢直视卓恩遇的神色,便转身径自回到了卧室。
在他视线之外,卓恩遇的眼角泛着微红。
卓恩遇看着掌中的鸡翅,轻轻叹息,随即缓缓将它们吃完。
随后,他站起身来,俯身将散落一地的烧烤逐一拾起。在捡拾的过程中,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不经意间滑落,溅在冰冷的地板上。
有时并非抗拒依赖,而是畏惧自己无力偿还,最终难以割舍。
有时也非拒不认输,只是我愿让你无忧无虑地生活,尽情体验人生百态。
……
“七七,这款我觉得可以加库存,卫衣相对来说选择的人比较多一点,这款本来就是设计的男女同款,可以多加五万库存。”
“目前已经确定的订单有十万,如果再加五万的话保证不了购物节会全部出售,我个人觉得还是保守一点比较好。”
在会议室之中,卓恩遇正细致地审视着新送到的自制版衣。经过一番反复的修改与调整,终于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样品。
然而,新的挑战随之而来。
自制数量该订多少?
通常而言,每款产品的数量不宜过多,毕竟我们无法预知市场对此设计的接受度。
尤其在诸如双十一这样的年度购物狂欢中,提前预售的策略是绝对不可取的。若过分乐观,很可能导致业绩下滑。
凡哥不赞成这种说法,他道:“加数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开阔市场,十五万的数量对于一个服装市场来说并不多。我们销售的不是孤品,而是新款自制,必须要保证第一批货源充足才可以直播。”
另一个助播也支持凡哥的想法:“没错,购物节只是一个开始,想要做销售,那么就得先打开市场,我们可以在购物节给最低的价格,之后恢复价格再继续出售,甚至七七的想法是要往实体店发展。”
谢少川还是不赞成。
尽管项时越向他说明了这个项目将与卓恩遇共同推进,但他依旧心存疑虑,认为十五万的货物不太可能全部得以售罄。
“谢总的顾虑是什么?”卓恩遇问他。
“我还是觉得要保守一点,毕竟衣服这东西并不是个长久之物,市场流动性很大,淘汰率也很大。”谢少川指了指旁边的衣服,“现在是冬季,你做的衣服,并不是完全适合这个季节穿的。”
卓恩遇打了个响指,拉过凳子坐下,笑道:“谢总说的没错,我做的衣服并不是完全冬季穿。”
谢少川面色不改,心想你知道还问我。
“我出的衣服是四季款,可能除了夏天穿不了,春秋冬基本没问题。”卓恩遇拿过一件摊开在桌上,又道,“衣服的面料含棉量达到99,还是用的新疆棉,所以不存在销售问题,如果这次购物节能出8万,我们就已经满足了。”
“八万?”谢少川仿佛听到了惊天大秘密,惊讶的看着他,“你订单15万,只出售八万就满足了?那我问你,剩下的那七万该去哪里?留着爆仓还是过年?”
谢少川终究是一位商人,他的思虑始终围绕着利益二字。他历来以行事谨慎为准则,而卓恩遇与项时越在某些方面过于雷同。
都喜欢冒险。
“谢总啊,您老人家真不适合做生意。”凡哥扭了扭腰坐好继续说,“双十一完了还有双十二啊!难道你想一口吃成大胖子不成?”
年仅34的谢总嘴角抽了抽。
“这批购物节完了以后我们接着就要开始准备双十二的货,你如果连十万以上的库存都没有,那直播间五百多万人能买什么?”
谢少川:“……”
“记住,我们即将是国内第一家做自制,而且会往高端路线发展的公司,The future star will be born in "Shiyue Company!”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凡哥伸手打断了谢少川的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要想做大事,就得把眼睛擦亮往高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