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娥脸色一变,眼神如刀般扫过众人,“怎么?我带谁回家,还要经过你们同意?我告诉你们,小岁是我看着长大的,她是什么样的人我清楚得很!你们要是活够了,尽管放嘴乱编。回头风声传出去,谁来找麻烦,咱们就一起下去见我家老丘!”
姜暮岁跟在李娥身后,走着走着,两人忽然低声笑了起来。
“终于笑了。”李娥看着姜暮岁,眼中满是疼爱,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去看看吧,一会儿回来吃饭。”
姜暮岁眼眶微红,轻轻点了点头,“好。”
夕阳下,余晖将小小村落的尽头描上一层唯美薄纱。姜暮岁脚步停在村子的边界,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她怔怔盯着眼前的破败小院,双手轻微握紧。
“这就是你家?”少年站在她身旁,嘴角牵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无所不知,又仿佛生怕自己多问了会葛藤缠上身。
姜暮岁深吸一口气,抬手推开了那扇木门。随着“嘎吱”一声,厚重的灰尘扑面而来,她脚步一顿,未等粉尘完全散去便径直走了进去。落地的光线暗了几分,狭窄的屋内,一切都好像被时间定格,唯有桌上那张粗糙的面具,在灰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突兀,只一眼便让她的呼吸骤然停滞。恍惚间,那扇木门似乎又动了一下。
“爹,你看我做的面具!”姜暮岁捧着一堆奇形怪状的树皮面具放到桌子上,邀功似的看向姜青山。
姜青山正和丘意商量押送路线,一看桌上乱七八糟一堆东西,有点头疼,“小祖宗,这又是做什么?”
“我听说最近道上不安全,让叔叔伯伯他们都带上,说不定还能吓一吓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姜暮岁颇为神气地指了指那些面具。
丘意笑呵呵地掏出颗糖扔给姜暮岁,“你看,我就说还得生姑娘,多贴心。”
姜青山嘴上嫌弃,但还是将那些面具放到一个包裹中包好,“谢谢我的小祖宗,你赶紧去睡觉,别在这儿捣乱。”
……
记忆像被抽出,在姜暮岁眼前轮番播放,她猛地冲出门外,剧烈地喘息着,却在抬头的一瞬间,瞥见冯老太站在她家院子外,死死盯着她,浑浊的眼睛披着深深的阴郁,似怒如哀,像是携着百般怨气而来。
“你这孩子,来了也不出声。”李娥抬手拍了拍姜暮岁的肩膀,一边抱怨着,一边拉着她进了屋。满桌子的饭菜,竟一时间让姜暮岁有些恍惚,像是回到了儿时的那个夏天。
李娥转过头,见姜暮岁愣着,眉毛一扬:“怎么了?不喜欢这些了?”
“没,”姜暮岁别过头,低声道:“谢谢李婶儿。”
李娥愣了两秒,随即“啧”了一声,叉着腰笑骂道:“哎呦,你这丫头,怎么还跟我客气上了?说起来小时候是谁天天嫌弃自己爹的手艺,非跑到我家蹭饭,蹭得比自己家还顺溜!”
姜暮岁笑了一声,伸手捧起饭碗,不过一双眸子仍是落在桌上,盯着饭菜怔了半晌。
看她吃得慢,李娥抓起筷子给她夹了一大块鸡肉放到碗里,絮絮叨叨起来:“多吃点,看你这瘦的,都没小时候可爱了。小时候胖乎乎的多讨人喜欢,不过现在也好看,啧,就是得多养养了。”
姜暮岁抬头,眼里带了点亮光,还搭了一句:“那可比不上李婶儿风韵犹存。”
“你这孩子!”李娥被惹得开怀大笑,笑着笑着却又叹了口气,语气忽然低沉了些许,“可惜了,你丘叔没这眼福喽。”
姜暮岁低着头,一时间没接话,垂下的长睫轻颤了一下。片刻后,状若无意般问道:“小林……这些年可还好?”
李娥眉间浮上一点复杂,摇了摇头:“唉,自从那年他受伤回来后,整个人就变了。也不知道心里装了什么,那之后开始神神秘秘的,总也不着家。问他话吧,他也是糊弄两句。”
说着,村子忽然响起乱糟糟的狗叫声。李娥忙朝门外探头,眉尾一扬:“哟,怕是小林他们回来了吧。”
她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大嗓门地喊了一嗓子:“小林没跟你们回来?”
远处传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含含糊糊地回了句:“小林的活儿……还没干完,过几天才能回来。”
李娥满脸嫌弃地撇了撇嘴,扭头冲屋里嘟囔道:“就他这个半吊子样儿,也不知道随谁,连点麻利劲儿都没有!”嘴上虽嫌弃,倒也没真计较,朝来人摆手:“行了,既然你们先回来了,都进来,一块吃饭,我这弄了一桌好菜呢!”
“走走走,李婶儿的饭那是村子一绝,谁不馋得慌啊。”
“一桌?不会是有什么贵客吧?”
姜暮岁抬起头,看向门口站着的几个愣神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