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说:“登记一下首考成绩吧。”
宁嘉安如实报出,叶老师一边记一边忍不住笑了出来。下面坐着的同学本来就竖着耳朵听,听到之后纷纷张大嘴看向宁嘉安。
虽然一直知道宁嘉安成绩很好并且发挥稳定,但是真的听到他的首考分数,下面的同学还是震惊了片刻。
“英语还准备接着学吗?”叶老师问。
“接着学吧。”宁嘉安想了想,这样回答。
叶老师脸上笑容更深,把宁嘉安放了下去。
宁嘉安一回到位置,就感觉背被轻轻戳了一下,于是转过身去。
“那你接下来就集中精力学语数英三门啦?”梁晓康问。
“算是吧,如果不学英语的话,可能会太闲了一点,而且上大学之后英语也挺重要的,还是接着学比较好。”宁嘉安小声解释。
“那你是三边形战士,我是六边形战士。”梁晓康也小声地说。
宁嘉安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然后才意识到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独特的首考制度意味着给英语和小三门两次考试机会,当然,如果首考的时候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完全可以放掉,把精力集中在其他科目上。如果一门也没能放掉,就是“六边形战士”,如果一门也没能放掉并且还选了技术,就会成为“七边形战士”,因为技术本身分为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拆一拆也能开玩笑地当成两门课看。
班上的同学陆陆续续回来,排着队在叶老师那儿登记好成绩,各自或欢喜或忧愁地走下去。
没过多久,叶老师带着写满了大家成绩的名单回了办公室——准确来说不能算是“写满了”,因为梁晓康并没有参加首考,所以他的那一栏就是空白的。
晚上,宁嘉安把物化生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有用的错题本和笔记本直接理出来放在了梁晓康桌上,一些已经写得差不多了的资料和习题则准备带回家。
由于首考前实在是写了太多题,晚上放学的时候,梁晓康和宁嘉安两人都没能把这些资料全部拿上。
“剩下的明天再拿吧,反正不着急,就多让它们在教室里呆一天吧。”宁嘉安说。
梁晓康点点头:“也是,明天肯定能全部拿回去。谢谢你的笔记,我要是高考不把小三门全都考到一百,真的就是对不住你给我的这些资料。”
宁嘉安笑着说:“明明我给你找的语文资料比较多,要不你高考的时候考个一百三?”
梁晓康感觉身上的汗毛全部竖了起来,忙不迭说“不”,冷汗都快下来了。
宁嘉安:“哈哈哈开个玩笑,你加油考就是了。”
说是放寒假,其实就是让这群高三的学生换个地方学一个星期,每天要刷的题目比起在学校里一点不少。宁嘉安还好,写完语数英的作业之后还有余力给自己加点作业,那些一门都没有放的同学直接在寒假就提前感受了未来小半年要面对的天昏地暗的生活。
这段时间梁晓康天天窝在宁嘉安家里写作业,手上的试卷一张一张地换,速度要比宁嘉安快不少,毕竟梁晓康正在刷的是物化生的试卷,而宁嘉安在刷语数英的试卷。
两个人每天的对话就是。
“刷题吧。”
“嗯。”
“休息吗?”
“好。”
“这题怎么写?”
“这样,这样,再那样。”
不过除夕夜的时候,梁晓康还是被爸妈和姐姐三个人拽回了老家,眼中依稀闪烁着对于学习的渴望。
宁嘉安看着这滑稽的画面,一边忍着笑,一边朝他挥挥手告别,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梁晓康备战高考的气势与决心。
不过他也没有接着写作业,而是跟着爸爸妈妈去往爷爷奶奶的家。
高三忙碌,寒假短暂且作业多,但是该过的年还是得过,或许仓促一些,但是能和家人一起,就已经足够幸福。
宁嘉安听着电视里头传来的倒计时,情不自禁地想:“如果他也在这里就好了。”
这个念头在他的心上轻轻一点,荡开一圈涟漪。
大年初一的傍晚,宁嘉安回到了家中。他刚从书包里拿出试卷,就接到了梁晓康的电话。
“嘉安,我们去看烟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