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康的方言无比顺利,连一些年轻人不熟悉的俗语俚语也能来两句,在这个年纪的人中,算是方言水平最高的一批了。
他正用方言和大家聊天,突然扭头打了个喷嚏。
“诶怎么啦这是,不会感冒了吧?”外婆问。
“没有没有,只是鼻子痒。”梁晓康解释道。
他心想,难道好好的除夕夜还有人念叨他?
“来放烟花吧!”姐姐提着一个大大的蓝色塑料袋,里面装满了不少烟花爆竹,几根长长的仙女棒从袋中支愣出来。
“去吧去吧,你们姐弟俩玩去,”爷爷来了句,“正好我们四个人凑桌麻将。”
于是梁晓康就去了。
两个人熟练地使着打火机。
“这些年市区已经禁燃烟花爆竹了,也就我们这儿地处偏僻,没什么人管,也还买得到这些东西。”梁晓安点起一根仙女棒,感慨道。
梁晓康翻着袋子,随手拆了一盒出来点。点完后拉着姐姐退了一些看着灿灿火花如喷泉一般泼洒在夜色中,又在下落的过程中熄灭。
“这么说嘉安估计有些年没点烟花了。”
梁晓安扭头看他一眼,“你又没有和他一块儿过过春节,没准人家也偷偷点一点呢?”
梁晓康又点了个烟花,还带造型的,点起来之后就猛转,往外甩火星子。
他退两步以后掏出手机录起了视频,梁晓安放着烟花实景不看,凑过去从弟弟的手机屏幕上看。
“色差还挺小,”她嘀咕了一句,“是要发给小安看吗?”
梁晓康点点头。
梁晓安这就琢磨明白了,合着两个人除夕夜也会互相发消息,要是手机那头的小安真的有偷偷点烟花,肯定也会和她弟弟分享一二。
“这俩小孩关系真好。”梁晓安心想,逆着灯光笑了笑。
宁嘉安的手机震了一下,他解锁一看,是梁晓安给他发来了消息。
他点开一看,是个视频。点开之后发现是个造型奇特的烟花在地上转,火花飞溅,拉出一条条规律的弧线,在黑黢黢的背景里荡漾出去。
“我第一眼想到的竟然是物理题,罪过罪过。”
他打字回复。
“实不相瞒我也是。”过了一会儿梁晓康的消息过来了。
在过去一个月刷了无数运动学、力学物理题的两人隔着俩手机屏幕,隔着几十公里的距离,发出了别无二致的叹息,随即又笑起来。
“你刚刚肯定叹气了!”梁晓康发了条消息。
“你接着玩烟花吧,我和奶奶聊天去了[鬼脸][鬼脸]”
对面发了个“蹲在角落画圈圈”的表情,可怜兮兮的。
他笑着把手机收了起来。
奶奶拉了一小盆豆荚喊他一起剥。
“刚刚和你那好朋友聊天呀?笑得这么开心。”奶奶说。
“他在玩烟花,发了个视频给我看。”他回答,手下剥豆子的速度也不慢。
“可惜咱们这儿不给放,不然也可以一起出去放点儿。”奶奶觉着可惜。提到烟花,她似乎回想起了早些时候的事情。
“以前还没禁燃,也还没有你的时候,你妈妈喜欢放烟花,你爸爸怕烟花。你妈妈点炮的时候,你爸爸总是躲得远远的。”
哦豁,还有这回儿事!宁嘉安听到父母年轻时的事情,一下子竖起了耳朵。
“妈,这么久的事儿您还记得啊。”爸爸经过,看自己儿子听得津津有味,有点不好意思。
他刚从家里翻出梯子,手上还拎着个大红的灯笼,正要挂到门口。
“我记性可好了,别说你俩结婚后的事情,我闺女儿小时候的事我还记得呢!”奶奶的女儿就是宁嘉安的妈妈。
“虽然这里是市区,但是也不算特别中心的位置,早几十年没什么高楼,都是矮矮的屋子,一溜儿过去,整整齐齐的。”
“现在边上都是高楼了啊……”宁嘉安感慨。
“咱们这条街走到尽头,有个小卖部,夏天卖棒冰,秋天卖桂花,冬天卖自家酿的酒,新年的时候就卖烟花爆竹。”
“你妈妈胆儿可大了,才一丁点大,就敢点那种往天上轰轰放炮的烟花,我和你爷爷可都不敢,只能在边上紧张兮兮地盯着,看她一点着儿,就一左一右地拽上她往远了跑。”奶奶对于这段陈年旧事记忆匪浅,这会儿看起来,又是怀念,又是后怕。
宁嘉安静静听着,他发现自己最靠谱的妈妈也曾经是个调皮活泼的孩子。不过他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妈妈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妈妈,所有被其他孩子家孩子那个视为调皮捣蛋的事情,都是他妈妈带着他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