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穿回80年代摆地摊 > 第232章 第 232 章

第232章 第 2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久,河口镇日渐腐烂,每年都需要投入大笔资金维护的码头全都被拆了,镇上有不少人以为镇长发财了,要把码头的木制板,全换成水泥板。

反正现在的水泥又不值钱,而且,乡村改造又有国家拨款,镇长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谁知道,他拆了以后,没有再对码头干点什么,反倒在码头的沙滩上,建起了几栋漂亮的小木屋,还召集镇上的人参加什么招标会?

说让镇上的人,租用海滩上的木屋卖东西!!

镇上的人觉得他疯了,木屋周围什么都没有!更没有人!

卖什么?卖船桨吗?

谁家出海的船还需要船桨来摇?

李大拄为了钱,拿出生平最多的耐心来解释,“不是卖船桨,卖玩具的。”

他打算把码头打造成一个旅游海滩!吸引周边的人来游玩、潜水、捡贝壳,吃海鲜。

他是想让镇民们,在这些小木屋内贩卖玩沙的,玩水的工具、泳衣,或者是开个小卖部卖点冰饮,零食之类的小生意。

被他喊来的镇民疑惑的问他,“会有人来玩吗?”

“当然会了,等确定好以后,我再在电视上投放一点,关于我们镇的海滩广告,再在杨家的食品包装上投放一些广告,还不能让我们镇的海滩打出名气来吗?”

说着,他又想起了那天,杨镇长的女儿跟他商议的,粗略的海滩经营方针,继续开口说道:“到时候我们的海滩就免费对外开放,而你们要在里面卖的东西,我不管卖的是什么,反正都要比外面的贵,

但也不能贵的太离谱,最多只能够卖的,唔,贵一倍吧,不然搞臭了名声,我打再多的宣传也吸引不了人来。”

镇民们可能后半段没听,纷纷想到了杨家的食品厂,议论的也都是关于他家的内容。

“他们的产品厉害呀。”

“对啊,听有些在外打工的亲戚说,他们厂子的食品卖到南边时,不用半个月的时间就在整个城区内风靡起来!

运气不好的时候连买都买不到,后面卖了两三个月以后,市场没那么火爆了,他才抢到了部分产品尝尝鲜,不得不说,是真的好吃。”

这时候又有一个镇民搭话了,“我打工的那个城市也是,里面卖的杨家腌菜那叫一个字,真的绝,特别是用来下饭的时候。一块辣白菜还没有一个拳头大,就能让我下三碗饭!关键是还便宜。”

“那是三个字吧?”

“诶,别纠结这些,反正就是好吃!”

另一人连忙应和他,跟他交流说杨家铺子里的什么腌菜更好吃,味道怎样。

从那时候起,两个镇的镇民才知道,杨家工厂里面制造出来的食品,到底卖的有多远,又有多受欢迎,难怪要在他们两个镇招那么多人手去干活。

现在,他们听到他们镇长说,要在上面打广告,对于铺子的未来就有了不少信心,开始纷纷喊起价来。

李大柱高兴,悬着的心总算下来了,但还是不得不重申一遍,“铺子只租不卖!租期只有一年,一年以后,租约合同就要重新修订,重新来这里定价!价钱跟着市场走。”

镇民们当然没有意见,一年好啊,要给的租金少,还能让他们先租着,看看经营的情况。

如果租下来以后,经营状况不好,那么他们也不会亏太多,也算是能全身而退。

气氛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全场已经有二三十个镇民撸着袖子,站起身来,不要钱的一样,1毛1毛的往上加。

李大柱听得心肌梗塞差点就犯了,瞬间连拍桌子确定数目的欲望都没有了,每回就只加这么点,看不起谁呢?

最终,经过一个上午的逐价,海滩边建起来的七座小木屋,以每个月最低500块钱的租金给租了出去。

广告打出去以后,李大柱听从杨万的建议,在沙滩的椰子树旁,放了不少沙滩椅和遮阳伞。

他本来是想放在一起整整齐齐的,即好看,也好方便他收钱。

杨万闻言只有无语,问他:“这样摆,躺中间的,好像不管往哪个方向躺,也要闻着周围的脚臭味啊?!”

他才惊觉,好像还真的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