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穿回80年代摆地摊 > 第192章 第 192 章

第192章 第 19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个老实人看不下去了,“他们家唯一一个长歪了的,也就只有这个老二吧?比别家只有一个有出息的强多了吧?”

被痛击到的人讪讪,再起来的话题就正常多,“听说,他以前在镇上还老往什么电玩店、网吧里偷跑,家里人喊都喊不住。”

“那就不是好人家的孩子会去的,也不知道镇长该有多头疼,你们说,他家那个当时在里面砸了多少钱呐?”

“这个还真的不知道,但我听说,街头第三家的那个老杨家,他家那臭小子就是常年沉迷于网吧,饭都不回家吃,一天天的泡在里面当家,每天要给那什么叫网管的人二三十块钱呢!”

众人一听,纷纷发出了惊叹声,二三十块钱呐,他们一家人吃他个十天半个月的都花不了那么多的钱,“那小子一天就倒进去了?”

“对啊!”

众人喃喃,“这可还真的是败家啊。”

“那可不是,你们说,镇长家的那个,不也送进城里去读书避祸了?我估计呀,在城里也没好好读,还是跑出去玩,怕是要花的钱更少不了咯。”

“怕什么?镇长家大业大的,听说啊,刚开业的和平市场有一半的地都是他的,还怕自家儿子糟蹋不起吗?”

众人想到市场的红火,又有人添了一句,“听说那里面的摊位和铺面全都是只租不卖,想要买,就只有当初在那里自有地的人家。”

“人家是傻的么,会在现在卖出去。”

众人唏嘘不已,谁能想到当年随便种,谁种就是谁的地,到了今天能变成给钱也不卖的金矿。

看市场红火的那样就知道,根本就不愁租,甚至家里要是有点想法的,在那里面开店,一天天的不知能赚多少钱呢,可比打鱼强多了。

见气氛有些低迷,有个老阿姨对着一个年轻些的阿姨夸,“哎呦,你们家怕什么咯?说的你们家很穷一样,我听说你们家今年又要换渔船了不是?”

被她挑话的阿姨点头,“是要换了,收了艘更大的旧渔船。”

“那旧的船是要租出去了吗?”

“当然要租了,可惜船太小了,租不了几个钱。”

“那你还想怎样咯?租出去得点是点,再加上新渔船的捕捞量,还不能多捞一点多赚点?”

年轻一点的阿姨听到这话,嘴角跟ak一样,压都压不下,“哪有你说的那么好,还不是就这样过呗。”接着就歪楼到了谁家有什么,谁家的小孩又怎样的老生常谈。

如此,全家除了杨爸都在家了,他又怎么敢不在家?

一大早,他处理完在杨家镇堆积的事物,就在家里头帮着杨妈搞卫生,收拾屋前屋后,甚至还去菜地里头,照看杨爷爷和杨奶奶微微颤颤种下的菜,哪个水灵就霍霍哪个。

杨爷爷,杨奶奶也一大早就起来在厨房里忙活,争取让回来的儿孙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一家人聚在一起,乐呵呵的说着自己身边发生的趣事。

小的们在说自己学校的事情时,总是能让全家都敛神静听,往往都能让听的大人们乐不可支,还会好奇的问他们,在学校里交的朋友怎样,又发生了什么事,心绪随着孩子的讲述起伏不定。

偶尔,家里的老人还会穿插着说,发生在镇上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的内容。

孩子们听得好奇,杨万更是仗着自己是家里最小的,磨着老人们,把镇上未说完的爆点新闻说给大家听。

一餐饭的时间,足足吃了有一两个小时才散场。

但众人对于家里人的近况,也算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大概就是家里人常要聚在一起,常吃饭的原因吧。

才刚入夜,杨万就被她的两个哥哥带去赶海了,三个人,一人拎一个小桶、小铲,像出笼的小鸟一样结伴出门了。

在外那么久,最令海边孩子想念的,还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赶海的时候,不说到最后能有多少收获,重要的是赶海的过程。

就跟钓鱼佬只享受钓鱼的过程,不在乎最后空不空军的心情,反正空军了就去市场采购呗,又不丢人。

杨家镇赶海的海滩,其方位有些特殊,就在和平市场的尾端。

当年,杨家镇开凿这条河渠的时候,并没有开凿出很长的距离,因为当年从黄海流进来的支流,也就只有那么点长,往往要等涨潮的时候,才会变得长一点,但是也涨不了多长。

加上杨家镇的人,并不想花太多的钱,在开凿水渠这件事上,开凿的时候都是顺势而为,看它流向哪里就开凿哪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