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杨家镇改名的日子,也是和平市场重新建立以后,挂牌的好日子。
在杨家镇没有改名的正式文件下达以前,和平市场一直都是处于散养的状态。
谁想要在这里摆摊?只要按时给来这里巡逻的保安,交一两分钱就可以了,相对来说还是非常便宜的。
这些保安本来都只是在杨爸买下的地巡逻。
后面是其他的,在这里有地的老板看见,就心动了。
想着,一并转交让杨爸的人去收费,才让整个市场的摊位费统一了下来。
不怪他们想偷懒,实在是这笔钱太难收了。
他们买的地不大,收的钱又少,收上来该怎么记账都不好记。
再看看其余人买下的那块地,七八个人握着的地拼在一起,也就勉强够杨定坤拿的一半那么大。
面对家里人的提问,什么时候派人去收钱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吭声。
说不要吧,他们又没有那么高风亮节。
说要吧,每天不忘记,辛劳的去打卡收钱,才能收几个钱?
关键是,还要去给那些摆摊的人证明,他摆摊的地就是自己的,想要在上面摆摊,就要给钱!!
他们一天天的那么忙,哪有那么多的时间为了那一块两块的去扯皮。
而且,也真心收不到几个钱,真要收贵了,人家宁愿挤去杨定坤的地盘摆。
一天卖菜才几个钱,辛苦到头,居然还要给地头蛇那么的多,他们可不愿。
没办法,也就只好找上杨爸,拜托他一起收了。
杨爸看他们的地,虽说占了市场一半的大小,但又不少都是市场的边缘处,又名没什么人摆摊,没什么收益的地。
但他也是个爽快人,当下就谈起收来的钱的用途。
“要不这样?从我地盘收上来的钱,我愿意出一半,捐给镇上的公共资金,你们的钱呢,也没多少,我也不想辛苦分了,账目有多零碎,相信各位老乡都是知道的,我给你们统一收上来以后,跟着全部一起捐了行吗?反正也没几个钱,就当造福乡亲们了。”
来人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一副你在说什么天方夜谭的模样,慷他人之慨也慷的太过分了吧?
“杨小镇长,你是昨晚发烧,”烧坏脑子了吗?
杨定坤本想糊弄着,就让大家把钱都给掏,毕竟,从他们摊位上收过来的钱确实是不多,分着还费劲,还不如用于修路、改善镇子上的环境、让孩子们读书的学校能宽敞明亮。
最近,他越发的能听见车队的司机抱怨,说进镇的路越来越难走了,一到下雨天,货车压的货重一点,一个不小心就能陷沟里,白耽误一个多钟,甚至几个钟头的时间!那都是钱啊!听得他的心也在滴血。
要么就是路上的行人太多,他们开着车进镇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左右张望,生怕会压到谁,很影响运输的速度。
他听后也忧心,但是给镇子的主干道修一修?
光靠他一个人出资也不是不行,但是他手头的资金好像一直都周转不开,他也就没敢行动,生怕到了后面把钱给花了,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来了。
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一般都很灵的,不用关二爷显灵他也信。
后面,实在是拖不动了,是从镇民的分红中掏了点出来,可仍旧还有缺口!要是还问乡亲们要分红?大家能以为他今年的生意做不开,想昧下大家的钱了!
他正愁着呢,今天就有送上门来的财神爷。
看看这些来找他帮忙的都是些什么人?
镇上大姓氏的族老、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不知道是谁家亲戚的有钱人。
这些人呐,在当初看见他买地的时候,不知道作用,但也跟着一起买。
后面,等他有钱了,表露出想要从他们手里,把靠近自家地的地给买下来后,没有一个人肯!
还假惺惺的说什么不缺钱,就想买在那里先放着,看看以后有什么用途在说。
如果没有又想卖的话,他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联系他。
气的杨爸都不想说话了,还以后?
以后照这个趋势来看,镇尾这里一片,只会建起一栋栋的楼房,因为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变得愈加繁荣,谁还会想卖?
现在居然还有脸找上门来让他帮忙?前面发生了什么,他们是集体失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