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我打算去外省看看,你带船走远点,我没那么快回,你回早了,可没人给你卸货。”
龚老了然,这才放心的带人登船。
杨爸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真要继续在s省内卖,就是倾销了。
是能减轻厂房的仓库压力,但不少门店就要积极做活动,打折扣。
虽说这样在短期内能让门店的营业额,火箭似的往上长,但会让s省的居民吃到都怕!
杨爸也是在省内长大的 ,深深的知道,这里绝大部分人是爱贪小便宜,但更不爱浪费。
买回去吃不完的,只要没发霉,他们觉得放一年都能吃!!
他怕有人吃多了要命,就要来他门店闹,他可赔不起!
而且,这样搞大促销,容易让市场疲软,后面好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没这么好卖了。
那龚老带的大渔船还能继续放开捕捞?他还要再这么摁着,让龚老开船出海时谨慎点?
还不如不换船呢!白让他背一身的债,还到头发白都还不完!!
所以他的战略决策是,先出省考察市场,谈几笔下来保底先,等龚老发消息确定回镇的时间,他就让杨万带人回来,尽快把这趟渔船的渔货给处理好,赶紧往他在周边省市,已谈好的渠道出货。
这样既能让他的产品卖的更远,也不至于搞坏s省的市场。
甚至卖到后面,如果不够卖了,还能搞小百万说的什么??饥饿营销!?趁机在S省和自家的F省内,抬一抬他们家产品的身价!简直一举两得。
周末的时候,杨爸租来的大客车早早的就等在学校门口。
杨万那天跟她爸商量的,周五晚就不搭这些学生回镇子上先,让他们在学校好好的休息一晚,省的第二天还要大清早的,从家里边翻山越岭的过来。
年轻人是体力好,但该留在更需要的地方用,比如,他们家的厂子和渔船停靠的码头。
两人商定,周六一早再派车过来把人给接去镇上,反正从学校来镇的路又不远,坐车,一个小时多点就能到了。
等周六当天干完了,在挨个把人给送回家 ,学生们也能少跑点。
而杨家也不必为了这么多人的一个晚上,外加一个早上的活动时间的安全去买单。
回去询问招来的学生,对于回镇的时间安排。
他们听了杨万的建议后,纷纷表示没问题,都想按这个走,他们也想多留点时间在学校看书,城里的孩子的是太聪明了!
一天天的,都不用怎么学,还能考那么好,简直让人焦虑!
他们不抓紧点努力,哪怕能赚再多钱,又怎么对得起那些年在昏暗的路灯下,付出的努力?
一车人来到杨家镇,下车后都忍不住左顾右盼。
他们是在附近村子里头,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孩,但要说能有来镇上的机会还真的不多。
因为交通落后,车费很贵。
可能基本上就只有几个,离镇子较近的小孩,被家里人带着走着逛过,其他的,还真是头一回来杨家镇,看什么都新奇。
镇上的人看见班车李,拉了一车的学生来码头附近,也像看什么稀奇动物一样,路过都频频回头,脚步都慢了两分。
杨万让启长青几人组织好带来的人,还说待会要分工,叫他们挑人,最好能平均分,还要事先跟带着人说明白待会儿要的活,注意事项是什么?工价是多少?包不包饭?在哪里吃?怎么结算工资等问题。
至于杨万自己,早就跑去码头熟悉的位置,跟着她爸一起去看渔船卸货了。
杨万惊讶的发现,鱼货堆里头多了不少以前,从没有见过的海货。指着它们就问她爸:“这是什么?我可以拿上手看看吗?”
听说,海洋很神秘,没见过的,看起来像见过的物种,最好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随意乱碰。不然,三甲医院在身旁,倒下就能上急救室,医生都从阎王手上抢不到人!
换句话说,鬼知道无意间摸中的海产品上,有没有附着什么不知名的细菌,海洋那么大,未解之物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