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见还是没有人答话,杨爸无奈道:“这样好不好?我知道大家都想给我家的厂子供货,我在此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厚爱,
但真的,厂子太小,外面的市场也不够大,这样好不好?我就天天指定谁家去捞,捞到什么,只要符合厂子需要的,我就收什么!
而且,我们定去捕捞的人家,就天天轮着去好不好?对谁都公平,也不会说我要照顾谁,就固定的跟谁收货。”
这下,来闹事的渔民才满意的点点头,这感情好。近海虽然说风平浪静的,但他们这些渔民也不是说,谁都能天天出海去捞鱼的。
在天时不好,或者说要修整渔船、修补渔网的时候,都是出不了海的。
而且常年在海上跑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时,难免会有个胳膊疼、背疼,或者膝盖疼的老毛病。
一到发病,或者说太过劳累以后,也是要歇一歇的。
杨镇长制定了这样的轮换规则,就是让人人都能有钱拿?!都能有保障?!听着还是很合理的!果然,杨小镇长跟他爸一样有良心。
看找上门来的渔民,兴奋的就要散去,杨爸连忙喊住,补充道:“当然,还是老规矩,先说好,我收的量一天还是这么多,我不管你们派谁出海,怎么指定的,
反正来卖鱼的,可不能再来我厂里装糊涂,说什么都捞上来这么多了,不收就只能丢回海里喂鱼,浪费,或者要自己吃,吃到都吐了,就非要磨着我厂里的人给你们全收了!
还说我厂子要的多,多收两斤又不会怎样,我就在这里说明白了,
我厂要是真给你们收了超额的斤数,也是卖不掉的,因为我现在收的数量也是超标的,导致店内常常会压货,
而这些卖不出去的,最后只能让我家里的人吃掉,我心里头也很心疼的,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
(他的钱就不是钱了吗?要给镇民们的错误买单?!凭什么?)
我今儿就在这里说清楚了!今天没来的,日后可别说没听到,我知道,你们会跟他们说起的,要是还拿这事来装糊涂,可就别怪我不讲亲戚情面了!说不收就不收!”
来闹事要说法的人面色悻悻,连连点头保证。
后面发现,这样直接按定好人数和数量,轮流出海捕捞,让不少依靠杨爸渠道卖鱼的渔民,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天还不亮就要赶着出海,抢渔船出早,捕捞了一船的海货,还要想着,这些够不够?杨镇的厂子是不是能收的更多?
反倒是看着斤数差不多了,就摇船回家。反正打多了,杨镇的厂子也是不收的。
至于之后,放在码头上,等来往的饭店老板收?那些都是小头。都是要从杨镇的厂子出来以后,才能把他们厂不要的摆出来卖的。
但他们对着的,都是想来捡便宜食客,和买点不舍本的货的老板,赚不了几个钱。
最后卖不完,还要他们自己拎回家煮了吃,多浪费呀!吃的都是真金白银!
真要让他们挑,从小吃海鲜吃到饱,只能吃海鲜填肚的渔民表示,他们到宁愿拿小葱去拌大酱!再来碗大碴粥还香点!
这样一天天的,有了明确的任务以后,直接让两镇的渔民懒散了不少。
对同一片海的海资源,进行自发的过度捕捞的行为,直接就差点绝迹了!
这边,杨万想着,还要想办法让客户对他们家的产品保持新鲜感,对于能上铺子的腌制海货,基本上都是轮着放的。
这三个产品在A店卖了三个月,就把其中一个给换到B店,B店的换C店,一个换一个。换个一年左右,就能把所有门店内的捞汁小海鲜品种给换了个遍。
但杨万在让人换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店内海鲜的整体价格的,不可能说,换到后面全都是只有贵货在柜台上,这样,她老爸名下的店铺都不用开了。
但价格只要沾上时效的,就吃个鲜的海产品,能有哪样是能价格便宜的?
就只有压秤的贝类才能有低价出售的说法,也就造成了不常来的客户,能在店内见到的品种,多数时候都是贝类海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