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别序看了眼薛遥知手里的桃花簪,他目光上移,落到她的头顶。她只以一条白色发带束发,黑发上没有任何多余点缀。
这根簪子很好看,应该会很适合妆点她乌黑的长发。
燕别序想着,就见薛遥知接过珍珠簪,将那根发簪放回了摊子上:“不用啦,那我们先走了哦。”
“慢走。”摊主含笑说道。
燕别序落后了薛遥知半步,跟上去的时候就见薛遥知若有所思的站在一家当铺前,看他跟过来了,她问:“燕公子,你昨日不会就是在轩宁当铺当的灵石吧?”
燕别序抬头一看还真是。
“这当铺是湄水城里出了名的黑心,怪不得只给你十两。”薛遥知想想还是觉得不甘心,她说:“你把当票给我,我去找他们理论一下。”
“无妨,我知晓的。”燕别序淡淡的说:“我不去大当铺当灵石,是怕招致麻烦。”
燕别序缺失了三百年的记忆,他不知道自己四周是否有什么危险,所以凡事都需低调。他知晓诛雪剑上的灵石珍贵,若是去大当铺,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反而得不偿失。
薛遥知经他提醒,也想到了这一点,她嘟嚷道:“可是这当铺杀价杀得也太狠了,哪有他们这样做生意的……”
“无妨。”燕别序看薛遥知气鼓鼓的模样,觉得有意思,唇角微勾,声音温和了很多:“我会赎回来的,不吃亏,姑娘放心。”
薛遥知:“你不知道他们……”
燕别序轻轻拉住了她的袖子,将要踏进轩宁当铺的薛遥知拉了过来,带着她往城门口走。
“回家吧,薛姑娘。”
薛遥知瘪瘪嘴,蔫蔫的“哦”了一声。
在他们往城门口走的时候,一队气质冷然的白衣修士与他们擦身而过。
为首的修士忽然顿住脚步,往身后看去,却只见湍急的人流,方才眼熟的身影,似乎只是他眼花了而已。
“易长老,可是有何不妥之处?”一弟子恭敬的询问。
那白衣长老摇了摇头,带着身后的弟子走进了轩宁当铺中,那正在高高的柜台后打瞌睡的小伙计惊醒,露出热情的笑:“客官可是有东西要典当?”
“近日可有人在你处当过一把剑?”
他们追查燕别序的行踪已经有一段时间,但一直无法捕捉到他的灵力波动,遍寻无果,但就在昨日,易长老忽然感知到了诛雪剑细微的灵力波动。几番追踪,才锁定了这当铺。
另一边,薛遥知和燕别序已经赶着驴车回了桃花村,快要进村口的时候,薛遥知忽然让大毛停了下来。9
“燕公子,要不你先自个儿上山?”薛遥知见燕别序面露疑惑,她解释道:“看见你在我旁边,村民们可能会比较热情。”
“无妨。”燕别序看了眼驴车上沉甸甸的米面粮油,说道:“山路难行,我与你一同走。”
薛遥知便没有再多劝。
他们回到桃花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这时村民们大都已经结束了一整日的农忙,各家各户炊烟袅袅。
生面孔燕别序接受了无数的注目礼,他淡然自若,不受影响,有村民问薛遥知:“知了,这是?”
“是我的朋友。”薛遥知回答。
“哦~”
薛遥知孤身一人住在山上,她年岁够了,平日里身边也没有异性,此时燕别序乍然出现,自然引得村民们心生好奇。
有村民热情的问薛遥知:“知了要不要带着你的朋友来阿婶家吃饭呀?”
“下次,得先把东西放回家呢。”薛遥知笑道。
这一路走来,几乎是逢人便会多问一嘴,燕别序看着冷冷淡淡的,但有村民主动发问,他也会礼貌回答,称他是来此历练,暂住在薛遥知隔壁,他们只是普通朋友。
虽然不太有村民信。
直到薛遥知将珍珠簪给了宋圆圆,他们驱着驴车上山后,燕别序才从村民们热情的询问中解脱。
薛遥知坐在驴车上,漫不经心的说道:“我十岁来的桃花村,村里人很好,照顾着我长到十八岁。村里的婶子叔伯们就像我的长辈一样,只是长辈吧,看你到年纪了,不免会着急。”
“急什么?”燕别序问。
薛遥知笑眯眯的说:“自然是急我还未成婚,不过你们修仙之人当然不会有这种被催婚的烦恼啦。”
燕别序一怔。
“我也得感谢你,带你在村里逛了一圈,往后一段时间他们都不会催我这个了,也挺好的。”薛遥知惬意的说。
“可我与你并非他们想的那种关系。”
“我知晓。”薛遥知偏过头去,问他:“可你这么紧张,你不会是有未婚妻,或者心仪的女子吧?若是如此我这样做的确不好,我可去解释……”
“没有。”燕别序打断,他说:“我未有未婚妻,也无心仪之人。”
薛遥知发现燕别序说话时耳根都红了,她觉得有意思,故意逗他:“啊,真的吗?可我觉着不像呀,公子仪表堂堂,怎会无心仪之人?”
“我从不说谎。”燕别序认真的说:“在下无心情爱,身边唯一的女子只姑娘一人。”
薛遥知:“啊?”
燕别序脱口而出后又意识到说错话了,他尴尬的补充道:“我是说只薛姑娘于我有救命之恩,我只想与你报恩。”
薛遥知:“哦。”
天色渐暗,火红的薄暮披在燕别序的身上,烧着了他的脸,染上一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