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寡嫂 > 第1章 惊鸿(一)

第1章 惊鸿(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怀玉被家仆从州学匆匆请回去的时候,天边残阳如血。用来过渡前庭和后院的花园里的那棵老梧桐的偏枝上,尚残存着几片黄叶。缠绕八角亭石柱的地锦彻底枯萎,露出褐色的、弯曲的藤茎,毫无仲夏时张牙舞爪的生机。

“小娘子回来了!”

“小娘子。”

“小娘子……”

廊下的男厮女婢纷纷低头避让,秦怀玉步履生风,很快跨过栖迟轩北屋的门槛。

浓重的血腥味在室内弥漫,妇女低泣幽咽的声音如丝如缕,哀而不绝,令人闻之怆然。不好的预感似乎成了真,秦怀玉声音跟着心,陡然一沉:“娘。”

她走近了些,看见原本宽阔的卧房内,站了不少人。灯火葳蕤,照亮那些人转过来的面孔。有男有女,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唯独一人伏在床榻边,始终不曾回头。

正是她的亲娘——洛楹。

年近四十的洛楹泪如雨下,握在手里的绢帕都能拧出水来:“我的儿啊!你怎么忍心、忍心让娘,让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为什么要放着好好的书不念,非要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挣前程呐!”

“儿啊……”

“我的儿啊……”

大周崇文重教,科举制度日益完善,文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在此之前,军功爵禄制,才是寒门庶族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哪怕,在早就有了正式文、武科举制试的姚虞。

而本朝太祖姬长缨,在自己通过兵变黄袍加身以后,对武将猜疑日重。且分裂百余年的东土大陆接近一统,其遂重文轻武,把读书人的地位抬了起来。武将在朝廷中的地位,自此矮了文臣一头,哪怕二者的品阶在明面上是一模一样。

朔州秦家世代习武,往上数,祖宗八代都是横刀立马的粗人。可惜在如今,这种家族,有点“生不逢时”了。就算仁宗皇帝承祧之后,为了稳固统治、收揽大权,提出“文武并重”的口号。

没办法,君主有为。

自姚虞倾覆后,中原大地乱了百年。期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姬长缨以周代梁后,横扫南北,结束混乱。而后他继位的弟弟,数次尝试收复沦陷在外族手中的幽云十六州,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皇位兜兜转转,重归太祖一脉。继任者姬璟,也就是太祖幼子、仁宗皇帝。他力排众议,御驾亲征,先后夺回了这些战略要地。自此,大周无利剑悬顶之忧。鸟尽弓藏,武将用武之地,也就跟着少了。

不过安分多年的北狄,近来,似乎又开始在边境蠢蠢欲动……

秦怀玉的亲哥秦怀金,打小读不进去书,选择了恩荫入仕。通过兵部铨选后,在加冠的第三年,补缺做了承信郎。没想到,上任不到一年,就遇到北狄南下骚扰的小股骑兵……

“小娘子,夫人她……”洛楹身边的老嬷嬷王萍抹着眼泪走向秦怀玉,哭哭啼啼地给她讲诉事情的大致经过。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长兄选择从武之时,秦怀玉就有了他会牺牲的觉悟。只是,她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早。秦怀金下个月,才过二十二岁生辰啊!

“我哥他……还有救吗?”秦怀玉收紧垂在身侧的手,望向南边窗户前,背着药箱的几位老郎中。她明知道答案,却还是忍不住开口,企图寻求一线生机。

从业最久的那位大夫,须发皆白。他和两位同行对视一眼后,长叹一声,对秦家这位才名在外的女郎轻轻拱手:“恕我等直言,令兄这伤势……便是华佗再世,也难救……”

“是了,”旁边一位满面愁容的大夫附和,“三箭穿肩胛,两剑没肺腑,这血,是止都止不住啊!”

“眼下,令兄血是不流了,可能是因为流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人昏迷不醒。我估计,再睁眼,就是回光返照了。”

保持沉默的那一位,见两位前辈下了通碟,不由也跟了句:“小娘子,您还是早些、早些为秦官人,准备后事吧!”

伏在榻前的洛楹闻言,猛一起身,踉跄着往前扑。幸而秦怀玉眼疾手快,在王萍等人傻眼的时候,仗着年轻力壮、身高手长等优势,跨步一堵,将她摁在怀中。

“娘!”秦怀玉失声道,“您这是要干什么?”

“乌鸦嘴!乌鸦嘴!”洛楹哪里听得了“准备后事”这四个字?那秦怀金就是她的命根子!哪怕大周现在,女人的地位,比两百年前姚虞女帝治下还要高。

大周如今是女主临朝,官家姓姬名懿。她的爹爹,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姬璟,庙号仁宗。仁宗文治武功,是姬周立国以来,第二有为的君主。同他的丰功伟业一样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皇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谈。

姬懿作为帝后唯一的孩子,自幼被寄予厚望。可能是姚虞的那位英宗开了女子为君的先河,仁宗从未想过将权力传给宗室旁支里的子侄。在其女羽翼不丰之前,对立储一事从来不提。直到姬懿成婚产女,方以雷霆君威,册女为储,并开始变法革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