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披了衣袍起身,推开门,婢女便迎上来,“世子妃有何吩咐?”
宋婉这才发觉在院中伺候的宋府下人们都已换成规矩齐整的王府婢女,她们对她的称呼也都由“宋姑娘”变为“世子妃”。
在外院的宋府下人们皆躬身垂首立于两侧,比平时规矩得多,跟着王府婢女一同唤她“世子妃”。
在娘家做姑娘时没什么底气,反倒是出嫁了再回来才有了底气,而这底气,来自于世子沈湛。
宋婉道:“我想叫我先前的婢女青鸦来。”
婢女应了个是,而后转头吩咐人去找青鸦。
“世子妃。”鸦青俯身行礼道,抬头看了看宋婉,戚戚然,“世子妃节哀。”
宋婉道:“今夜你在此伺候吧。”
鸦青去关了房门,瞧着宋婉一双眼睛红肿,心疼道:“姑娘别哭,姨娘走之前最放心不下姑娘,要知道姑娘如今被世子这样看重,姨娘定会很欣慰。”
“世子竟愿意屈尊降贵陪姑娘回娘家,姑娘真厉害,您不知下人们怎么议论呢,大姑娘都要气死了。”
宋婉并不喜欢这样的说法,上前一步将鸦青拉过来小声问:“我母亲确系是风寒……?”
“今年冬天比往年冷,据说刚变天的时候姨娘就感染了风寒,奴婢回青州的时候,姨娘已经用了些天药了。”鸦青不敢隐瞒,如实说道,“您走后,姨娘的日子比往年眼看着好过了,冬日里早早给供了碳,老爷知道姨娘病了,便请了大夫来看,用的药都是些好药材,不知为何就迟迟不好……”
“说来也奇怪,今年冬天虽然冷,也不至于感染风寒的人那么多,青州城里好些人都因为风寒身故了。”鸦青道。
宋婉顿了顿,抬起袖子抹泪,一时不知该追究谁的责任。
父亲如当初承诺那样,不再薄待母亲,母亲体弱畏寒,便早早供了碳火,药也用的是好药……
可沈湛得到的消息却是慢怠和用药药效不佳?
宋婉虽然人在发热,但人是清醒的,想了想道:“用的什么药?”
“奴婢看过一眼方子,就是治风寒常用桂枝汤,喝了后姨娘稍微好点了,老爷着急,怕往后天气愈发冷,病就愈不容易好,便又叫府医给姨娘换了药方。”鸦青道。
“换了药方?”宋婉道,“可知换了什么?”
“奴婢不知。”鸦青道,回忆道,“后来老爷看着姨娘身体每况愈下,着急的很,叫府医又增加了药量,奴婢也是因为这个,才没有及时回王府,想着把姨娘照顾得好起来,再回王府见姑娘,怎料……”
“还有姨娘病到后头烧得不认人了,老爷还急的找了寒山寺的首座高僧来,为姨娘驱邪呢。”
“母亲病了后,父亲着急?是去看过母亲,还是只寻医问药上没亏待母亲?”宋婉盯着她道。
鸦青的表情唯唯诺诺,为难道:“老爷去看过的……”
能来看过几次?
一丝凄冷的笑意在宋婉唇角浮现,人病了容色怎会好看?
母亲年轻时容色倾城,生了她后便体弱气虚,常年脸色蜡黄,父亲便不爱来了。
纳妾纳色,妾容色衰退,又体弱多病,男人怎会还愿意来?
若不是她替了宋娴去王府冲喜,只怕母亲连厚葬的待遇都捞不着。
“姨娘下葬时棺木不薄,老爷和夫人并未苛待姨娘。”鸦青继续宽慰道,“那时日日往姨娘房里端各种补品和药物,却实在无力回天……”
为何用了药,还是好好用了药,屋子里也暖和,母亲却会病情加重?
宋婉不知是自己一时接受不了母亲的死讯才想的太多,还是确有蹊跷?
只是心中的不安和憋闷愈发沉重,仿佛想找个突破口。
更漏将阑,居室内偶尔有蜡烛的哔啵声。
“二姑娘,姨娘若是看见姑娘如今被善待,有倚仗,定会安心的,姑娘现在保重自己身子要紧,放宽心……”鸦青劝慰道。
宋婉怅然回味着鸦青的话,被善待,有倚仗……
沈湛么?
那狭长深邃的眼眸,冷白泛红的脖颈,还有低沉温柔的声音如羽毛般划过宋婉心头。
若是旁的女子,能够得到世子这样屈尊降贵的善待,难免暗生情愫。
宋婉望着铜镜中的自己,面庞年轻紧致,下巴尖尖,眼眶和鼻尖通红,泫然欲泣,看起来楚楚动人。
对着沈湛时,就是这幅乖顺的面孔。
宋婉冷恹地转过脸,伸出手将铜镜重重压下。
他喜欢她乖顺顺从,最吃她装乖卖巧那一套,不过是因他性冷不近人,像她这样胆大的女子又少,所以他接触的女子就少,才会短暂的迷恋她。
如果,往后他好了起来,必然是有贵女相伴左右的。
而她,即使能一直这么装下去,沈湛也绝非良配,到后来她的下场只会比母亲更凄凉。
沈湛手中权柄太大,性子又喜怒无常,不知哪里惹了他,他便叫她在众人面前献舞,分明是要将她像官奴婢舞姬那样送出去!
宋婉恍然发觉,在十七年的人生中,最放肆最恣意美好的事便是认识了珩舟。
他见过她的戾气、刻薄、冷恹。
她曾不愿跟他走,便是因为母亲不愿离开宋府。而如今没了母亲,她是不是可以去寻她的自由?
“珩舟呢?怎么样了,后来……可有来找过我?”宋婉轻轻说道。
鸦青满眼都是凉意,呼吸不稳,不敢回答。
宋婉蹙眉,催促道:“说呀?”
鸦青咬唇,神色凝重地上前攥住宋婉的手,声音微颤道:“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