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小满,江河渐满。
此时暑气渐起,楝花谢,黄梅老,镜湖的荷叶新圆,一一清圆。
“只可惜荷花还没开。”
花月有些遗憾地摇摇头。
但是这样也够了。
如今已经入了夜,晚风柔软,星子明亮,倒映在镜湖清凌凌的水面上。
风里传来湿润的草木香气——还有咕嘟咕嘟的煮红豆粥香!
沈穗儿抽抽鼻子,看向花月和唐六宝准备的小船。
虽说被重重荷叶遮掩,但是她依然看清出了上面放着点心的小案和船头的几个小炉。
这就是花月今日举办生辰宴的地方。
今日来客不多,花月仅仅邀请了花枝,唐六宝,沈穗儿和望春三人,这小船坐着刚刚好。
小案上的点心香甜绵软,红豆粥用小火煨了好久,红豆早就煮化在了粥里。
唐六宝这段时间高壮了不少,他与花月一起筹办宴会,自认是东道主,所以也不让几位姑娘动手。
长长的竹竿在岸上一撑,小舟摇摇晃晃地向荷叶深处驶去,船棹打碎水面上的星光,激起一阵阵涟漪。
花月胸膛挺起,故作江湖义气:“今日多谢各位姐姐们捧场,我敬大家一杯!”
说着,举着手里酒杯一饮而下。
只是这酒杯里原不是酒,而是泡了青梅的茶水。
不过大人们还是能喝些酒的。
花枝举起杯里的青梅酒,极其捧场地和花月碰了碰杯。
紧接着,沈穗儿和望春也笑着把杯子碰了过来。
青梅酒酸甜,又略带了些酒水的烈性,花枝喝了一杯,脸上就泛了红。
她住了杯,不敢再喝下去。
上次喝醉时的窘态她还记得呢。
待喝下一碗热乎乎的红豆粥,也算酒足饭饱,花月就停了话头,眼巴巴地看向大家。
花枝抿唇一笑,取出了早已备下的生辰礼。
是个用东珠串着的赤金长命锁,其上还镶了红宝石。
“我就知道你阿姐是个不缺钱的。”沈穗儿笑着打趣,“你可别嫌弃我们备的礼物寒酸。”
花月连连摇头:“不嫌弃,不嫌弃!”
沈穗儿送的是一个明煌军制式的护心铠,她说着寒酸,但是那护心铠寒光烁烁,明显不是凡物。
更何况大小与花月身量恰好,显然是量身定制的。
这个礼物送到了花月心坎里,她爱惜地收了起来。
望春送的是一套笔砚,唐六宝送的是一只小黄鹂。
黄鹂是他自己去捉的,脚上绑了细绳,可以绑在花月手腕上玩。
花月心里有些不忍,但也没想在这个时候扫了唐六宝兴。
她笑着在手指尖凝出一点灵光。
小黄鹂飞过来,一口吞掉那点灵气,乖乖停在她手心歪着头看向她。
花月抿着嘴笑了笑。
酒过三巡,茶也过了三巡,红豆粥也过了三巡。
小舟不知道什么时候驶入了荷叶深处,隐隐约约又蛙鸣传来,其中带了些柔婉的歌声。
她们没去在意,只照旧说笑着。
这镜湖风景好,有些旁的游客也正常。
“阿姐,烛阴先生今日怎么没来?”
自那次她们知道了烛阴的存在后,花月就向他们解释了残魂的事情。
只是烛阴先生实在是神出鬼没,有时能见得有时见不得。
这次生辰宴也没能来赴宴。
“他有事,来不了。”
花枝识海里的柳条揪了揪烛阴头发。
他无奈笑笑,没做阻拦。
说来不了是假的,不想出来才是真。
花枝没有强求,取出了两个缩小的小锤子。
“喏,他给你的生辰礼。”
那两个小锤子前几日被花枝讨来,烛阴用上古秘法为其加持了符文,如今早已与往昔不同。
不仅添了些灵性,还能随意地变大变小,重量也能随意变换。
花月很喜欢这个礼物,也就不再去想烛阴先生的去处。
那位烛阴先生本来就对别人都冷冰冰的,只对阿姐有个笑颜。
那柔婉的歌声渐渐停了,转而琵琶声铮铮响起,和着一男子诵诗的声音。
念得是李太白的将进酒。
小舟顺着水流破开重重莲叶,那念诗声也愈加清晰。
“与尔同销万古愁!”
等最后一层莲叶破开,在镜湖湖心亭上,那白衣才子的诗也恰好念到最后一句。
听到木浆破水声,亭中的几个公子哥儿回头看来,目光中带着惊艳。
小舟上的少女们或清丽或明艳或出尘,姿容出众,气质绝佳。
又在这般星明风清的镜湖上偶遇,更是令人心动。
刘公子翘在石桌上的腿登时放了下来,看向花枝几人:“几位小娘子好雅兴,今日偶遇也是有缘,不如上来一起喝一杯?”
没等她们拒绝,就有人先迎了上来。
“花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