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见花 > 第12章 上巳花篮

第12章 上巳花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后在周二丫的帮助下,两个人解开了误会,三个小孩很快因此熟悉了起来。

只是相对而言,无论是唐六宝还是花月,都更喜欢伶俐聪慧的周二丫一点。

沈穗儿听完花枝的话,忽然笑了起来:“要我说唐家那小胖子怎么这几日在阿月练武时钻狗洞钻得更勤了些,原来是来找小伙伴玩儿。”

花枝弯眼笑笑,目光落在了小姑娘们手上提着的花篮上。

“这花篮倒是有些眼熟。”

花枝点了点手中盛放果脯的小篮子,看向沈穗儿。

“枝枝好眼力,那日盛放山海兜的篮子就是从小二丫那里买的。”

二丫阿父前些年好赌,欠了一屁股的债,如今虽然已经改过自新,却仍然没能将债款还清。

周家婶子却是个清醒的,原先昭文女帝在时鼓励女子读书,参加科举,于是周婶子就顶着家中压力,送大丫二丫姐妹两个都去读书。

周家姐妹名字虽然用大丫二丫代称看着敷衍,背后却也有他们爹娘的一番心思。

他们坚信自家孩子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可是自己大字都不识几个,起得名字恐怕让女儿未来遭到他人耻笑,于是只暂时用大丫二丫代称。

等周家大丫一上学,他们就去请朱老先生为大丫起了名字,叫做周望春。

如今周望春已经有十六岁了,她在科举中表现极好,中了去年的乡试头名,是洛京中颇有盛名的年少天才。

只是最近形势有变,今上登位后一直试图从女子手中收权,今年春闱更是将男女分为两批进行,女子这边的春闱一直被拖延,至今仍未有明确时间。

而周望春也因此耽搁了起来。

周家二丫和花月同龄,但她的名字不是朱老先生取得,而是她阿爹起的。

她阿爹自从去岁开始就不再赌钱了,或许是出于愧疚,他对周婶子和周家姐妹二人愈发好,更是为二丫起了“萱萱”这个名字。

周婶子在问过朱老夫子后,知晓萱草有忘忧花之意,便觉得这个名字也算不错,就遂了二丫阿爹的意愿。

萱萱虽然不像周望春那样少有才名、有过目不忘之能,但也心灵手巧,博闻强识,编出的小花篮美观牢固,还知道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

沈穗儿就常常在周萱萱那里采购柳枝编的小篮子。

看着那小花篮,花枝脑海里慢慢浮现出一个主意。

她踮脚与沈穗儿耳语。

*

上巳节在三月三,正是春和景明的好日子。

在这一日,洛京的小儿女们总会到洛水畔游玩,若有两相中意着,则会互送兰草芍药。

花枝和沈穗儿打算在上巳节这日合作。

这次也是用小花篮装些吃食,但是不同于上次以山海兜为主,这次则主要以花篮为卖点,其中放上些桃花糕。

“沈姐姐,我们花篮准备好了,你桃花糕做好了吗?”花月跑到沈穗儿身旁问道。

“莫急莫急,马上就好。”

做桃花糕首先得把糯米粉和大米粉混合在一起,加少许水搅拌成粉团,然后用手把粉团揉散,反复过筛,最终出来的糕粉雪白细腻。

桃花酱是提前做好的,沈穗儿跟花枝要了些桃花花瓣,挑干净后和蜂蜜一起放到坛子中搅拌均匀,密封数日,就做成了一罐桃花酱。

桃花酱与一般糕粉混合均匀后,糕粉变成粉嫩的颜色。

沈穗儿取出了有着桃花凹槽的竹制模具,先将一层雪白的糕粉铺在模具底部,又放上一层混合了桃花酱的糕粉,最后再次铺上一层糕粉。

上锅蒸熟后,将桃花糕从模具中取出,淋些果酱后放上一朵完整地桃花,这就做好了。

“沈姐姐,我先帮你尝尝。”花月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桃花糕,吹了吹后放到嘴里。

这桃花糕松软细腻,属于米香温柔醇厚的在唇齿间弥漫,其中还带着桃花的香气和蜂蜜的清甜,趁热吃更是美味。

而且这桃花糕卖相也好,米糕的雪白与桃花的粉嫩交织,上方的果酱鲜亮有光泽,看着就讨人喜欢。

沈穗儿和花月一人端着一笼桃花糕,向扶疏花铺走去。

花枝此时正在清点花篮。

花篮共分为两种,大的稍贵些,是为那些不缺钱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准备的,小的则比较便宜,贫家的儿女也承担的起。

小的花篮才巴掌大,里面有的放了枝山茶,有些插的是辛夷,还有些放了粉团儿、瑞香、杜鹃、碧桃等等,花篮里还有一些小野花和草叶点缀,不同颜色的夕颜花缠绕在篮子的把手上,看起来颇具野趣。

大的花篮就华丽多了,其中插着上巳节必备的芍药和兰草,另有重瓣的碧桃、黄色的刺玫、白色的棠棣花做点缀,看上去烂漫有趣。

“小花篮里用艾叶垫着,放三块桃花糕在这个空出来的位置。”

“大花篮用竹子编成的托盘放九块,搁到这里。”

至此,在上巳节清晨,由扶疏花铺和沈家食肆合力完成的上巳花篮,在两家铺子中间开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