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见花 > 第2章 扶疏花铺

第2章 扶疏花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花枝去隔间另取了床被子来。

熙春路基本都是两进的小院。

前面是用来做生意的铺子,后面则是一个还算宽敞的院落。

院落北面多是会客厅和两三间卧室,东西两面另有些厢房和凉亭,其余空闲地方大多会种一些果树花木。

她家院子在熙春路最西侧,所以还在另一边开了个侧门。

花枝在院里种有桃子和石榴,墙上爬满了凌霄花和蔷薇,篱笆上缠绕着牵牛花,还有一个葡萄架子和荼蘼花架。

屋中摆设齐整,不算奢华却也精致巧妙,花月来得突然,今夜两姐妹就暂时住在一起。

“等到明天的时候你自己拿了银钱去成衣铺子里买些衣裳。”

花枝掖了掖花月那侧的被角,语调轻缓地说道。

“好啦,阿姐,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小姑娘眯着眼转过来,把少女抱了个满怀,把腿也架到了花枝身上,慢吞吞嘟哝,“快睡吧。”

明日果然是一个好天气,晴朗的阳光落在尚且湿润的街道上,水坑里游动着小小的光斑。

经常路过熙春路的百姓都发现,这里新开张了一家花铺。

洛京人爱花,四月牡丹开时甚至有满城百姓男女老少人人簪花的盛景,卖花的人自然也多。只是大多是卖花郎挑着担子游走在街头巷尾,或者种花的老农用板车拉着各色的盆栽在集市上叫卖,却很少有卖花人财大气粗地租赁下一整间铺子用来卖花。

尤其这熙春路的铺子可不便宜。

唐大娘是不远处六陈铺的老板娘,铺子里主要以米面为主,却也卖些麦豆茶酒盐等杂货。

人居于世,哪里有不吃粮食的?所以唐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十分滋润。

她今日本来是想去王婆子那里买点红糖酥饼,正好看到这花铺开业,于是就进来看看,一是为了新奇,二是拜访一下新来的街坊邻居。

熙春路最西侧,冬日里的老槐树不见绿意,光秃秃的枝干上绑着几根红绳,被昨夜里的雨水打得湿漉漉的——这红绳是前段时间过年时街坊邻居系上的,为了讨个喜庆。

老槐树后,新开的铺子牌匾上刻着几个颇具风骨的大字——扶疏花铺。

如今还没立春,扶疏花铺里以梅花为主,辅以瑞香忍冬君子兰等等。

花铺外面是用竹子编织的三层架子,上面放了些小型盆栽,红白粉黄四色山茶在苍翠的叶子衬托下显得格外妍丽。

花铺内迎面看到的是一片半人高的黄木矮架,架子上放得是各色的梅花,连着树枝剪下用颇具雅趣的竹筐放好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架子上,朱砂梅、绿萼梅、洒金梅、玉蝶梅等等分门别类,一应俱全。

而贴着墙的那边,就大多是一些盆栽,多是兰花水仙类的,乍一看不觉新奇,只觉得开得精神气十足,但是如果有识货的过来,就会发现其中夹杂着许多名贵的品种。

除了花木以外,扶疏里最多的就是装饰用的画,有大幅的泼墨山水,也有小幅的花草鸟虫,还有一些小小的画牌垂挂在墙边和架子上做装饰。这些画均是笔触灵动,气象疏朗,吸引了不少客人驻足欣赏。

唐大娘新奇地看来看去,对这在冬日仍然看起来生机勃勃地扶疏花铺十分喜欢。她瞧了半天,觉得其中一棵红色山茶花越看越喜欢,就四面张望,去找这花铺的老板。

这时的花枝刚刚送走一位买了盆兰花的老先生,看到山茶花前的唐大娘后,便浅笑着走了过来。

“娘子可是喜欢这盆山茶?”

唐大娘眼睛微微一亮,没想到这花铺的老板竟然是位年龄这么小的少女,更没想到生得这般好颜色,乍一看倒像是天上的仙女。

尤其这面中那粒小痣生得好,极浅淡的胭脂色,在素白的皮肤上如雪地里的梅花,非但没有突兀地惹人注目,反倒为其添了些生动妍丽,让人心生亲近。

唐大娘看这好颜色的小娘子比看那盆山茶还喜欢,一喜欢,这老毛病就犯了:“这山茶开得真好,姑娘养花手艺当真不俗。不知姑娘是从哪里来的洛京,也不知道有没有婚配?”

原来这唐大娘是方圆十里最出色的媒人,她既不像其他媒人那样乱点鸳鸯谱,也不贪财,是真心喜欢撮合美事,为人热情又爱说笑,于是看到花枝后就忍不住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花枝也不羞恼,只是浅笑道:“原先在家乡有一心上人,只是前些年得病走了,不欲行嫁娶之事,打算过两年梳了头发自立女户。”

听了这话,唐大娘歇了心思,只是心中怜惜更甚:“好孩子,我姓唐,邻居们都叫我唐大娘。我家铺子就在沈家食肆旁,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我,莫要不好意思。”

“我们洛京风气最为开明,要是有喜欢的小郎君也别害臊,跟大娘说,大娘帮你……”

“阿姐,红糖酥饼买回来了!”花月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毛茸茸的冬衣显得小脸越发雪白可爱。

花枝连忙拉了花月过来,笑着向唐大娘说道:“我叫花枝,我阿妹叫花月,以后唐大娘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来找我们姐妹两个,能帮的一定帮!”

“好好好。”唐大娘笑容热情亲切,“我家中儿子也和阿月一般年龄,或许到时候能当同学呢。”

又寒暄了几句,唐大娘付了钱,抱着山茶花回到了自家铺子里,过了不久后又让人送来了米面粮油等各种东西,量不大但种类齐全,应该是害怕姐妹两个人出来乍到来不及添置。

“可惜了可惜了。”花月背着手看着这些东西叹气,语气故作老成但是眼里全是促狭,“可惜唐大娘不知道,我家阿姐根本不会下厨。”

“就你话多。”花枝斜睨了花月一眼,伸手笑道,“红糖酥饼呢?快快拿来。”

花月取出来还热乎着的红糖酥饼,少少掰了一点递给花枝。

虽然明明花枝才是那个当姐姐的,却比阿月要挑食的多,许多东西尝个味道就不愿意继续吃下去。

王婆的红糖酥饼卖相并不难看,圆圆的饼两面被烙得金黄,上面还洒着几粒黑芝麻,透过掰下来的截面,也能看出饼皮酥软,饼馅也放得很足。

花枝掰了一块细尝着,那饼皮应该是半烫面做成的,这样做出来的饼皮既有烫面的柔软,又有凉水和面的韧性,红糖也化成了浆,甜蜜蜜的滋味在舌尖上流淌。

对于不太挑剔的人来说,这红糖酥饼做的确实很不错了。

就是烙饼的时候油放得多了些,馅料里只有红糖,吃着有些腻了,她将剩下的饼全都递给花月,一口饮尽杯子里的茶水。

“阿姐嘴巴也太挑了。”

小丫头习惯性地抱怨一句,乖乖接了过来,左手一口右手一口,吃得不亦乐乎。

花枝笑着递过去一杯茶:“能者多劳,剩下的就拜托你了。”

花枝吃过最好吃的红糖酥饼馅料一般都不单单只放红糖,有的是红糖渍玫瑰,吃起来带着玫瑰花的香甜,有的红糖里拌的有芝麻碎,吃起来味道更加丰富。

而且花枝虽然爱吃甜食,却偏偏吃不了太甜的食物。记忆里的那份红糖酥饼更是特地为她调整了甜度,甚是美味。

用完这份迟到的朝食,花枝又招呼了几个客人。

等到看着隔壁沈家食肆的客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抱着一盆水仙和拎着鱼的花月一起走了过去。

没想到的是,她们在这里碰到了个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